街机潜质,试玩 M-Audio C400
前言
写评测多年,叉烧评测室作为国内专业设备更换最频繁的地方,慢慢地就没有了“价格”这个概念,价格只是数字大小或分数高低,不痛不痒。
之前评测过 M-Audio Fast Track C600,由于“Mbox Pro 附体”,我认为这厮性价比极高,499美金合人民币3K多,逢人推荐。不过最近我回忆了一下我的大学时代(00~04年)就想通了,我一学期的生活费刚好是3K(有一次我开学就买了个3K的吉他效果器,结果一学期都在打工...)。
OK,对于正在上学、还需要花钱泡妞、花钱升级电脑玩游戏的男生,如果三千多的C600有难度,或者真不需要同时录四路话筒的话,我们来看看全美最高销量音频接口 Fast Track 系列的升级力作——C系列“老二” Fast Track C400。与老大 C600 一样,C系列的卖点(大旋钮、监听控制器、多功能键、顶部面板)C400 都有,只是接口少些、功能少些,当然,鸡肋少一些、价格少一些(少两百美金,够买最新的 Core i5-3450 了吧~)。
外观篇(得分:4/5)
我们拿到的是佳杰行货评测样品,捆绑 Pro Tools MP9 的版本,MP9比以前的 LE 8 强一点(今年应该会出MP10,估计功能可以看齐9.0);这个版本仅比“裸奔版”报价贵50美金(300人民币,由于赠送一个49美金的iLok2,可以说 Pro Tools MP等于免费),从道义上与使用上我都支持大家用正版,破解版三天两头有人说有问题,另外,我觉得用盗版软件做音乐的人没资格要求别人买他的正版音乐。
(评测小图均点击放大)
包装的所有东西,包括一个 iLok2、中文说明书(见C600评测),不过C400没有外置电源,直接由USB供电(C600在直接USB供电时,接口数量与C400一样是4进6出,接上电源才是6进8出,因此可以说C600不接独立电源时就是C400)。
注意这个破坏性封条,必须破坏才能打开包装,如果大家收到的封条有损坏,一定打开过。
C400与C600合体!(合体后不可以像一些火线卡一样当成一块卡来用...)
功能篇(得分:4/5)——硬件部分
之前C600评测里面将每个功能都讲得很详细了,因此这里不再重复,仅对比两者功能的不同:
模拟I/O |
SPDIF | DAW I/O | 话放 |
耳机接口 | 监听控制 | 走带控制 | Multi Button | |
C400 | 2入4出 | 2入2出 | 4入6出 | 2路Combo | 1个 | 2对 | 无 | 1个 |
C600 | 4入6出 | 2入2出 | 6入8出 | 4路Combo | 2个 | 3对 | 有 | 1个 |
假若两者的音质与性能一致,在功能方面:你有没有三对监听输出的必要?有无同时录四路话筒的必要?有无同时接两对耳机的必要?用电脑键盘来做走带够不够用?如果都没问题,C400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同样的操作方式、同样的大旋钮、同样的顶部面板...
实拍(点击放大)
功能篇(得分:4/5)——软件部分
软件方面,C400的调音台自然与Mbox和C600一致,由于同价位的 Mbox Mini(299美刀)是没有调音台的,因此C400是拥有这个“Avid 个人DSP调音台”最便宜的接口,可以使用硬件DSP混响进行零延迟的“听湿录干”。
软件界面方面上次 C600 的软件介绍忘了说一点,就是 Multi Button(多功能键)相当于两个功能键,长按与短按可以分别设置一个功能(默认短按是录音,长按是停止),这也是与 Mbox 三代一样的。
比C600少了走带控制,不过我觉得并不影响,因为C600的走带多功能键我也估计会设置成其他功能(“播放”和暂停用键盘的大空格就行了...还用去按一下声卡?),Multi Button 设置成常用的功能并没有意义,因为常用的功能你都记得它们快捷键。
附录:拆解篇
拆解部分报告:干净整洁,所有ADDA芯片与运放与 C600 的原件都一致: AK4358、SPDIF 是AK4114,DI in 是 AK5382,Line in 是 AK5386;运放是 TI 与 JRC 的组合,TLC 2274C、JRC 3414 和 5532 等...
性能篇(得分:4/5)与音质篇(得分:4/5)
由于上一页中我们看到 C400 和 C600 的芯片基本都一样,就原谅我偷偷懒了...
我们认为两者性能与音质都是一样的。
不过简单测试后还是发现两者的一些不同,主要是输入部分——话筒输入差不多一致,但前面板 DI 口接上我的 G&L ASAT Classic 后(灵敏度比一般电吉他大),输入音量偏大,C600 需要调到中间(Mbox Mini 可能要调到两三点)才够 G&L 的电平,但 C400 调到9点10点位置就够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底噪大...)。
上一页中我们看到C系列DI接口的AD都是AK5382,运放都是3414,看来是电阻阻抗不同(阻抗高失真低),一方面这有利于灵敏度低的入门设备接入,但对于万元级的电声乐器则不利于音量的细致调整。如果你是个挑剔的吉他手,可以选择C600或者 Mbox Mini(当然...挑剔的吉他手会接硬件效果器到背面板的 Line in...)。
官方电路图:
选购篇(得分:4/5)
Fast Track 最大的对手,是自家的 Pro Tools Mbox Mini!!官方报价只相差10美金!(本是同根生,香蕉何太急啊~)
我列了个对比表,Mbox Mini 木有调音台(但 Mini 的音质好些,还有铁盒)!大家考虑一下需不需要这个调音台,如果你是初学者,一个有调音台的接口可能帮你学习信号路由,另外给同学们录音时的听湿录干也方便。
如果你相当在乎音质,请选 Mbox Mini(虽然下表看来数据差不多,不过 Mini 输入阻抗大);如果比较在乎功能与音质的一个平衡,我更建议初学者上有调音台的 C400。
PS:最后多提一句,捆绑正版 Pro Tools MP 的版本只比“裸奔版”贵了50美金(300多人民币),无论C400还是C600,我只建议你上 MP 版,不建议上裸奔版。
MobilePre 2 | Pro Tools Mbox Mini | Fast Track C400 | Pro Tools Mbox | |
调音台通道 | 无调音台 | 无调音台 | 4入6出 | 4入4出 |
DSP混响 | 无 | 无 | 有 | 有 |
输出动态 | 未公布 | 109dB | 106dB | 109dB |
输入动态 | 98dB(叉烧实测) | 106dB | 106dB | 110dB |
官方价格 | 179美金 | 299美金(裸奔) | 309美金(裸奔) | 499美金(裸奔) |
M-Audio 中国总代理
佳杰科技
网址:ecschina.com
附录:Fast Track C系列开发日志
若有兴趣,Fast Track C系列的工程师(Leo)还在 Avid 官网上写了专栏,有 C600 一步一步的开发过程,大家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来龙去脉。网址:http://community.avid.com/blogs/avid/archive/tags/Fast+Track/default.aspx
截取一些有趣的设计图,可以看到原始开发图的设计更好(但估计更贵),很漂亮而且合理(例如有两个 Multi-Button,对称的,成品上孤立的 Multi-Button 我感觉相当突兀),另外控制键也更加美观,成品做出了比较大的牺牲,可能这样会让 C600 来到 Mbox Pro 的价位吧,果然梦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别说人家了,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开发自己的专业声卡?...)
C系列的缘起是 2010 年9月份的“凤凰项目”,Avid 的开发周期为一年(从设计到上市),效率应该算行业内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