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efoot 发布全新准旗舰 MM26
如果不太了解 Barefoot,可以看看我们去年的 MM27 评测,回复接近 300 条,是叉烧有史以来评论最激烈的评测,到最后小编也不知道谁在骂谁了...
刚听到“MM26”,心想更买得起的 MM27 可算来了,毕竟型号听起来更低了。再一想又不对:Barefoot 的型号越低、越牛逼,MM45 是低端、过来是 MM35 和 MM27,而旗舰是 MM12。然后看了一下价格:12500 美刀/对——比 MM27 还贵 2000 刀,这下更买不起了...
两者一样的地方有很多,包括:相同的箱体容积、都带有 MEME 声音模拟器、都带有模拟与 AES 输入、输入阻抗都是 50kΩ、分频斜率、频响参数、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也一样,但两者有一些本质的不同,因此它不叫“MM27 MK3”,而是直接叫了“MM26”,是一个新型号,我们看看它们的不同之处:
MM26 采用 4-Way 设计,MM27 是 3.5-Way,这里我们也知道了老外怎么定义 0.5-Way——如果使用同样尺寸单元负责不同频率,就是“0.5-Way”,用不同尺寸单元负责不同频率才算 1 个 Way;
多了一个 2.5 寸铝盆中音单元,在 MM45 和 MM12 上我们也能看到这个单元,不过 MM45 和 MM12 都是双中音单元,分别使用 180W 和 250W 加上被动分频来推,MM26 是 180W 单功放直推。
都是 4 分频,MM27 的分频点是 100/600/4000Hz,MM26 是 100/800/4000Hz,中频单元负责更少的频率(毕竟尺寸小了),功放都是四个,MM27 是 250 + 250 + 250 + 500W,MM26 是 180 + 180 + 250 + 500W。
MM26 净重 32kg/只,比 MM27 多了 1kg,尺寸两者一致,不过从分解图来看,多了一个单元的 MM26 还是比 MM27 更为复杂一点。
有朋友在 Gearslutz 问创始人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Thomas 真的亲自回复了——Barefoot 的双10寸铝盆超低单元其实负责很少的频率(80Hz 以下),因此 MM27 的 3.5-way 可以看成是很好的“2.5-way”,听起来更接近 2-way 的双分频音箱,但 MM26 听起来是“难以置信”的 3-w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