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 Apollo:太阳神阿波罗莅临
前言:“UA公司的全部”
评测拖了半年,一般就没人追了,即使有,你们也不用去其他评测中吐槽吧...真不怪我们,这厮上市后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国外的厂商也自然要先满足国外的供货,再施舍几台给国内,因此这半年里有钱都买不到,我的好基友小威在三个月前碰大运买下了全国第一台,考虑到我总不能当着人家的面把他新买的机器拆了,这一等又是三个月。
这款全球专业音频圈子最缺货的音频接口,来自UA(Universal Audio,人称“全球通音频”)公司的 Apollo,发布以来,引起身边众多录音师朋友讨论卖血上一台的话题(包括Onlycan老湿),比较难得。我想这首先是UA公司的口碑不错,产品线非常少(去他们主页的Hareware列表,现在共11款产品),但款款经典。第二点,作为仅存的几家音频DSP公司,受CPU冲击的日子并不好过,而UA始终能保持打鸡血的状态,发布一款又一款DSP产品,更加难得。
Apollo 应该算是第一台整合DSP处理的移动音频接口,UA公司自家的话放、通道条、压缩与DSP都可以说是业界标准之一,基本不用担心。他们将所有牛逼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加入一个ADDA、加上便携性、加上雷电接口,简单一思考便是一款无敌的产品(有点像我们刚评测的 Focal SM9 产品策略,我们几乎可以说 Apollo 是“UA公司的全部”),一向以技术死宅著称的UA公司,之前的型号全是数字+字母,现在第一次为产品起了霸气的名字:阿波罗(古希腊太阳神)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这款霸气侧漏的专业接口。
外观篇(得分:5/5)
(小图点击放大)开箱,双层包装,保护很好。Apollo 带有两个型号,DUO版和QUAD。熟悉UAD-2的朋友应该知道,DUO版有两块DSP芯片,QUAD版有四块DSP芯片,我们这次评测的是QUAD版本。
箱内附件,驱动与插件在光盘中,说明书也非常大。
“太阳神”Apollo真身,前面板是一块很厚的铝板,做工与用料非常扎实,保持了UA经典硬件话放与通道条等的一贯品质。还有比较醒目的可能是顶部的无数大洞,有利于运算芯片的散热(机器本身发热其实不大,万无一失吧)。
接口非常丰富,应该说该有的全有,光是模拟线性口就8入8出,外加4路话放、两路HI-Z、两路耳机、两路Monitor OUT、SPDIF、ADAT、Word Clock...
话筒接口全为 Neutrik,注意右边的图片,那个是 Apollo 的电源线,四芯接口(也是Neutrik),加上滤波磁环,能保证电源的纯净。
附录:拆解篇
之所以先写“拆解篇”,可能是因为 APOLLO 还比较好拆卸(顶部12颗螺丝下来即可)...Apollo 的内部做工以实用性为主,虽然不及 Apogee的“观赏性”做工,但芯片与用料都非常给力。
每一块电路板(无论大小)都有 UA 的 LOGO。
话放部分,运放基本是清一色5532,数控前级为TI的PGA 2500I,调节可以精确到以1dB逐级控制话放的音量(Line in为PGA2311)。
AK5388,目前AKM公司的旗舰DA,动态高达123dB/192kHz,这块芯片负责 APOLLO 的所有输入转换,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我们评测过的几款输出动态上120dB的专业接口,有很多的输入仅为110左右,只顾输出不顾输入(非常适合发烧友),但APOLLO是为专业录音场合准备的,在非独立AD/DA中,Apollo的输入已经是最顶级的规格。
线性输出清一色 CS4398,动态120dB/192kHz(是的,比输出少3dB),因此APOLLO输入输出非常均衡,可以打个平手。APOLLO共有三个Monitor输出(两个耳机+一对线性,不占用输出通道),Monitor输出则是AK4480芯片,动态为114dB,因此在工作室中可以将Monitor给歌手,自己用Line OUT接监听。
还有值得留意的是 APOLLO 八个输出电路一致(大部分声卡会重点做1-2路,345678路打折),这也很难得,四个话放电路也一致,但Line in 1-2、3-4的电路比5-6和7-8强一点。
DSP方面,APOLLO有两块 DSP 芯片,XILINX SPARTAN-6 主要负责 DSP 调音台(信号路由什么的),Analog Devices SHARC(ADSP-21469)主要就是DSP运算了,与 UAD-2 是完全一样的型号,由于我们评测的是QUAD版本,共有四块 SHARC。
DSP电路整体,远处一块空白地方,可以插入 Thunerbolt(雷电)扩展卡,之后的试用我们感觉 Firewire 接口已经成为约束 Apollo 与 UAD Satellite 运算性能的主要原因,因此“雷电”接口感觉是非常有必要的。
功能篇(得分:5/5)——硬件部分
Apollo 由于只是一个1U的机架接口,硬件部分其实只能做成一个通道条+监听的功能,左边是通道条,基本功能都明朗:MIC/LINE 切换、低切、幻象供电、PAD、反相、立体声链接(将1-2路MONO输入作为一路立体声控制)。
默认 PREAMP 旋钮控制第1路话放的增益(有一圈绿色的LED用于显示增益大小),而APOLLO共有4路,只需按下Preamp旋钮,就能切换到2、3、4路话放。这个旋钮还是加速度旋钮,慢慢转一格可以以1dB为单位调整增益(上一页拆解中讲到),速度快的时候可以大幅度调整增益。
右边面板首先是两路可以独立调节音量的耳机,MONITOR大旋钮与PREAMP大旋钮类似:LED显示音量、无级加速度旋钮、另外按下去时可以MUTE掉监听。
功能篇(得分:5/5)——软件部分
(小图点击放大)Apollo 的调音台,由于评测不是教程,因此不多说,录音师应该一看就懂,这个调音台有一个专门的DSP进行处理,不占用系统资源。功能也非常强大,我想就说这么几点印象深刻的:
- 快捷键很方便,例如鼠标滚轮可以操作所有推子和旋钮
- 连 Line in 中 +4/-10 电平切换都是有快捷键的(Command + 左右箭头),太细致了
- 两个AUX可以让你设置两组Sub-Mixer(例如给两三个乐手发送不一样的监听信号)
- 最独一无二的,可能是可以挂UA的插件,下一页讲,录音时可选择推子前的信号或推子后(带调音台效果),一般来说我们录推子前的干音信号,假如有必要你也可以录湿音。
可以根据需要将调音台大小设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式。
之前UAD-2的资源面板,其实已经整合到调音台中,无需单独打开。
UAD 控制面板,这个之前的 UAD Satellite 中我们讲过,这里就不讲了。
这个是控制台面板,注意这里已经有延迟补偿,请在DAW中关闭延迟补偿,否则算错或过度补偿。
功能篇(得分:5/5)——UAD插件
由于我不是录音师,实际上我并不太能体会UAD-2对录音师的意义,身边不少录音师朋友都在用 UAD-2(我就只用 Pro Tools 的自带插件),如果要讲UA的插件,我的选择恐惧症(类似于密集恐惧症)就范了...因此我这里只是简单帮大家算个数:
- APOLLO DUO:1999 USD(内含一块UAD-2 DUO)
- APOLLO QUAD:2499 USD(内含一块 UAD-2 QUAD)
- UAD-2 DUO($50插件版):899 USD
- UAD-2 QUAD($50插件版):1499 USD
因此APOLLO的硬件成本相当于1000~1100 USD,APOLLO本身只附带 Analog Classics 插件包(五个插件),当然,只要你想办法,网上还可以找到一些免费或X版插件(省略一千字)...Apollo是个1+1>2的设计,例如你想给歌手加上录音级的效果,你直接就用Apollo的调音台加UA插件做了,不用去DAW里面设置(提高稳定性、降低延迟),另外如果你不嫌麻烦,Apollo可以直接挂插件进行录音级音质的小型扩声,不用开DAW。
性能篇(得分:5/5)
Apollo 在 Pro Tools 中的设置,注意,UAD-2本身有自己的延迟补偿算法,因此如果你也打开 Pro Tools 的延迟补偿,可能就过度补偿或者算错了,因此使用UAD与APOLLO 时必须关掉 Pro Tools(以及其他DAW)的延迟补偿。
IO 方面的设置,非常、非常欣慰的一点是:Monitor OUT(Line OUT)与两路耳机都各算做一对独立输出(大部分接口是共用的,例如 Mbox PRO,你就不能在DAW中直接发送一路到耳机),因此 APOLLO 虽然说是模拟8入8出,实际上是模拟14出(不过很奇怪输入也能看到MONITOR和HP,我再研究研究)。
性能方面,用2011的 iMac(Sandy Bridge)跑PT9的演示曲《The Legend》,32个Buffer(44kHz,没开 Disk Cache),理论延迟0.75ms,可能这里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但录音师朋友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之前我们用 Pro Tools HD Native 才跑出了这个成绩(Symphony IO 在USB模式下需要128个Buffer),而此时CPU占用资源并不多(下图),对于万元级接口,这是比较不可思议的数据。《The Legend》还全是PT自己的Native插件,这意味着你用Apollo自身的DSP插件,几乎可以以32个Buffer跑你之前的所有工程(若加上Ivy Bridge 的 CPU,将彻底解决20年来电脑录音的延迟问题)。
音质篇(得分:5/5)
由于测试是在iMAC平台,因此做RMAA必须用 Pro Tools 录制,另外一时没有找到叉烧网御用的评测专用半米线(找了一个小时...),用了大三芯四米线进行录制,底噪成绩可能稍有影响。
尽管如此,作为一台以DSP为主要卖点的接口,Apollo 表现出了不逊于一台独立ADDA的水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之前的 Apogee Symphony IO 分数。大部分分数非常接近 Symphony IO,而频率响应则超出,因此 APOLLO 是叉烧网有史以来评测过最平直的频率响应。
与ADDA对比没有意义,如果只对比完整接口的实测数据(万元级),APOLLO无敌。
Lynx 2B | UA Apollo | 003 Factory | Marian Seraph |
|
频率响应 | +0.01, -0.03 | +0.01, -0.01 | +0.03, -0.09 | +0.01, -0.04 |
底噪 (A) | -115.3 | -116.5 | -111.7 | -115.2 |
动态范围 (A) | 115.2 | 116.4 | 111.6 | 115.1 |
THD % | 0.0017 | 0.0006 | 0.0006 | 0.0025 |
THD + Noise, dB | -92.9 | -101.7 | -100.3 | -90.4 |
IMD + Noise, % | 0.0025 | 0.0009 | 0.0010 | 0.0027 |
串音, dB | -116.5 | -117.0 | -112.4 | -115.5 |
IMD, 10kHz | 0.0020 | 0.0010 | 0.0011 | 0.0024 |
无敌的频率响应:
底噪:
左右串音:(基本无串音)
动态范围:
总谐波失真:
选购篇(得分:4/5)
经过前面的评测,大家可以明白APOLLO缺货的原因了,在万元级别上,它拥有匹敌独立ADDA的音质、不亚于 Pro Tools HD Native 的性能、以及杀手锏——DSP音频处理。UA 公司曾给行业带来了经典的话放、通道条、压缩、以及UAD-2,他们的第一款音频接口 APOLLO 也必将成为一代经典。
APOLLO的DUO版与QUAD版分别为1999USD与2499USD,折算过来是14000~18000左右,感觉是一步到位上QUAD版比较合适。但让我们奇怪的是 APOLLO 目前只有MAC版本(不公平啊,UAD-2有MAC和WIN版),不知是否与 Apogee 一样签了卖身契...按照惯例就扣掉了一分...不过如果你是MAC用户,APOLLO是全满分的接口(音乐人赶紧上MAC吧,可以上 Apogee、Apollo 和X版的 Pro Tools...)
9月9日补充:
刚发现UA官方 Twitter 说正在努力研发 Windows 驱动,因此大家不用担心!等它发布了我们再来修改分数...
国内总代理:@传新科技
网址:dmtpro.com.cn
UA APOLLO 视频中文介绍: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4NTQ1OT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