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吉他: 乐器材料革命
一个行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通常来自外行,8年前 iPhone 第一代发布时,各大手机厂商 CEO 纷纷嘲笑,Nokia 似乎忘了自己当年也是外行,1865年创业时它们做的是木浆造纸厂(看当年 LOGO 还以为是打鱼的)...

Acoustic 原声吉他/木吉他近年的势头不错,不算尤克里里,连续5年的全球销量每年都有10%以上增长,整体市场规模已是电吉他的136%,不过在使用这个上千年历史的乐器时,大家会不会依然感觉有些麻烦:
音色的不精确:没有两块一样的木头,为确保音色统一,监听行业已淘汰用原木面板制造箱体,另外吉他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单板/合板)时价格和音色都不同
极高仓储成本:对于代理商,仓库要保持恒温恒湿,周转时间越长,成本越高;对于个人(尤其北方),冬夏两季除了音色轻微不同,指板高度也要调整
极高运输风险:不说小伙伴的惨痛经历,小编的 Taylor 314 就是借返运输中阵亡的,果味VC乐队专门写了一首《囧航摔坏了我的吉他》...
不过...如果不坐国航,请问吉他手飞国内应该坐南航、联航还是海航?...
金属能否解决木材的难题?100年前就开始尝试了,合金钢材已克服了当初金属的强度和耐用性问题,但无法解决的是——音色的明显变化,只适合特定音乐;二来是重量受不了,随便一把就三四公斤,背得肩周炎和颈椎病都出来了。

有没有一把不变形,音色稳定并接近木吉他,又轻便的原声吉他?我们看看“外行”都在玩什么,近年在汽车领域最受追捧的一种新材料是——碳纤(Carbon Fiber),在明显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它的强度反而高于钢材 7~9 倍。

在继续之前,我们先跑题讲另一家公司——美国 Mathews 弓箭公司,几十年前它们遇到的问题与跑车一样——弓箭需要更低的重量,以及更大的强度,因此1992年,他们决定用碳纤制造弓身,这让他们成为了全球弓箭市场销量的 No.1。

弓箭事业不用操心了,创始人 Mathews McPherson 开始找别的事干,刚好他从小喜欢吉他,于是他又用家族姓氏创办了这家吉他公司——McPherson。第一把吉他便用上了很多在弓箭方面的技术积累。不过弓箭的主要难点在于减震,而吉他的难点刚好相反:加强振动,或者说消除一切减震的因素。


特殊的音孔与加强筋,是经过计算的最大延音与共鸣处。

高强度的碳纤维琴颈,据说确保一辈子不弯曲。

指板与琴面分离,确保指板完全不影响琴面的振动,音量更大。

由于工艺复杂,McPherson 吉他的价格非常高——9000美金起步,将近 6万人民币,这还是最小的3寸厚度琴,4英寸要10000美金,完全没法让小伙伴们愉快地弹琴。幸好,在做了16年吉他之后,Methew 决定推出一把纯碳纤吉他——Kevin Michael(其实是 Methew 的小儿子),这把吉他研发了4年。

除了依然拥有之前的指板/琴面分离结构和音孔设计,Kevin Michael 还拥有更多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且申请了三个专利:
•除指板外无任何木材,不管任何湿度/温度,音色精确不变
•底板侧面一体,以3/4琴身(36寸长度)带来全尺寸木吉他的音量
•特殊的“抛光”编织纤维面板,改装跑车一般的外观
•极高强度碳纤箱体,避免磕碰与摔坏(已申请专利)
•创新的碳纤琴颈与琴桥设计,永不变形(已申请专利)
•已整合 L.R. Baggs 拾音器,音量与音色可调(音孔内)
•净重只有 1.7kg,比同尺寸的木吉他轻 1kg 左右
•附带琴箱与琴包,琴箱同样是碳纤材料的范儿
•特殊的碳纤材料,音色非常接近木头(已申请专利)
我们也来听听 Kevin Michael 是否“接近木头”,干音无效果实录:
虽然听起来像个“技术宅”,不过由于 Kevin Michael 的制造工艺成本低于人工打磨,碳纤材料的成本也比木头便宜,因此顶级比原来的 McPherson 木吉他便宜很多——2400美金(好吧还是要上万 RMB),如果你是个追新玩家、或者是个旅行音乐人,也许 Kevin Michael 会是你可以一辈子用不坏的一把琴。
超轻便、耐摔、音色精确稳定、音量大、音色接近木头...听起来真是一把完美的吉他,懒人福音,还解决了商家仓储的烦恼,由于刚上市不久,Kevin Michael 仍需市场的检验,要是中国的吉他厂商也跟进,它能否做到2400人民币?
更多图片和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