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Apogee Symphony 强八倍?Avid 发布 HD I/O
距离2002年经典的 Digidesign 192 I/O 上市已经过去8年。
终于有好戏看了,上月 Apogee 发布新一代接口 Symphony,20天后 Avid 也推出了新一代接口 HD I/O,幸亏被人逼了一下,否则估计 Avid 新街口还得拖。
这两个死对头除了价格接近(HD I/O报价稍微便宜一些),理念也很接近:简化产品线。Avid 之前的 192 I/O、192 Digital I/O、96 I/O、96i I/O 四款产品全部停产,现在统一型号叫 HD I/O。
不过虽然都叫 HD I/O,还是分为三个子型号,分别是:
1、HD I/O 8*8*8,8路模拟输入/8路模拟输出/8路数字,3995 USD(与192 I/O一样);
2、HD I/O 16*16 Analog,16路模拟输入/16路模拟输出,4995 USD;
3、HD I/O 16*16 Digital,16路数字输入/16路数字输出,2495 USD;
另外还有扩展卡,分类与之前192 I/O是一样的(售价与扩展通道数也一样),ADC扩展卡、DAC扩展卡、数字扩展卡。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其外观发生了很大变化:Digidesign 的 LOGO 变成了 Avid 的 LOGO;另外色调变成了灰黑色。为神马?Pro Tools 7 的软件主色调是蓝色,因此 192 I/O的 色调也是蓝色;现在 Pro Tools 8 的软件主色调是灰色,HD I/O 也自然变成灰黑色。
最关键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其性能与音质有了全面的提升。参数太多无法列举,大家可以去看看官方的规格清单。我这里只说动态范围,ADC原来是118dB,现在是122dB,DAC原来是120dB,现在是125dB,注意,在接近极限时有这么大提高是非常困难的。
详细评测请等待 HD I/O 上市后,叉烧网同样会第一时间入手评测。
不过我们手头拿到了一些数据, 里面有与 192 I/O 的对比,确实全面提升,另外还发现了未上市的 Symphony?第四幅图中 96kHz 的延迟居然能比Symphony 强接近8倍...估计新一轮大战又要开始了...
首先祝贺我自己成功混入叉烧。做为地下工作者,我必须换个笔名,之前的丰功伟业也都归了零,也因为换了笔名我可以说一些我想说的事。感谢叉烧这个平台。
先让大家熟悉下这个新人:尹三眼。旗人。守旧又务实的新青年。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会在同一个地点打太极拳(一堵一个准儿么)。只有工作和音乐着边儿,是个技术员兼无良枪手。业余时间是个有宗教信仰喜欢漂亮姑娘的正常人。喜欢读书和思考。在进入音乐圈之前混的是武术圈(因为感觉练家子都太土了)。在进入音乐圈之后火速宣称自己是混武术圈的。性格乖张,喜欢结交朋友。截止到2012年第一季度,有人证或间接证词的和尹三眼冲突发生肢体接触并且被重伤的音乐人已经突破个位数,其中不乏现在风光着的或者曾经风光过的大师们。关于尹三眼这个名字。据讹传在工作中检测设备,只凭眼睛,端着设备看两三下就能断定新旧好坏水货翻新否。
换名字也是个形式,不过我换了。就别点破了。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音频接口的接口,我们已知的接口有火线,USB,PCI,光纤等等等各种各样的。
1、光纤
说别的吧。
2、PCI
号称是最稳定,兼容性最好的,最经典的音频接口方式。我对于PCI的理解就是如果好好做这个接口能做的特别好,特别稳定,特别经典,比如苹果上面某些玩意,我也就拆开过一次,据说一片儿挺贵的我就没好意思试,我苹果机用的很少(“很少”的程度是对比而言),学术有专攻,我一直都有耐心。
不过苹果这个东西就不兼容了,苹果一直有种欧洲中世纪的复古性情节(这里的复古,性,情节,要根据逗号的分隔理解)。自己的槽不能让别人插,别人插进来也不认,要么给别人芯片烧了,要么自己烧,总归要来个玉石俱焚。后来发展成自己的槽只能熟人插。再然后呢,苹果从中找到了掌控整个银河系的感脚,开始制造各种奇形怪状的接口,iPad算是一个。
书归正传,PCI音频接口在苹果机上早期的表现还挺不赖的,后期更多的应用于非音频卡领域。我个人感觉这个更符合PCI的特性。
什么是PCI。(都是复制的)
PCI插槽是基于PCI局部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周边元件扩展接口)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乳白色,位于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其位宽为32位或64位,工作频率为33MHz,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33MB/sec(32位)和266MB/sec(64位)。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内置Modem、内置ADSL 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接口卡、RAID卡、电视卡、视频采集卡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扩展卡。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扩展插槽,通过插接不同的扩展卡可以获得目前电脑能实现的几乎所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万用”扩展插槽。
估计是苹果感觉这个PCI烂货太“万用”了(百度百科给万用打的引号真的太风情万种了,非常符合这篇文章的整体风格)。在这样的接口上再也找不到那种凭着奇怪插槽从而掌控银河系的快感了,遂开始无止境的在各种形状中寻找那种似曾相识却又消失殆尽的快感。苹果对于PCI的钟爱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但是PCI是曾经控制整个银河系的玩意,即使苹果感觉她不好也能火,当然也一直火着,只不过不太适合音频卡而已(要是有人感觉适合就联系我,我删了最后半句话,哎~)。
前面说过了,要是好好做能特别那个那个那个。也有不好好做的,或者是我个人没看出来有啥科技成分,或者那个厂家好好做了,但是技术实在太有限了,导致我这种文化水平低下的人看不出这个设备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建树(我特别想真的文盲一把,把建树写成种树),反正那个厂商不是中国的,牌子也不是中国的。但是是亚洲的。
说完了苹果,也说说微软。记住这句话:在windows系统中,PCI不是一个好的音频接口,没有原因。(非要硬说个原因出来就要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了:喇叭筒的牛仔裤跟紧裤腿的牛仔裤只是样子不同,随着时间推移这两样东西会符合或不符合人们的审美。但是共同的结果是会被一个由时代所造出来的词所消灭,那个词叫“土”!实际用法是:PCI声卡真他娘土!)不过确实PCI声卡真的很容易落土。
飞飞所著《设备选购指南:音频接口篇》中提到PCI接口的强大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彻底淘汰等。我个人是认同的。为何在这篇文章中我不太看好PCI系列,原因是她不太适合新手们。
3、火线
火线接口的音频卡真的记不清最早的一款是哪个了。反正来势汹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然后农民伯伯拔走赚钱。当时大量出现的火线接口无一例外的打着“专业”这一旗号。可能对于摄像圈来说火线挺专业的(火线,IEEE1394是一种外部串行总线标准,400Mbit/s的高速)。正如数据所见,速度很快么,文章写于2012年,但是别忽略了火线出现的年份。但是也别忽略了火线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个速度的事实。对于音频卡来说传输速度快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希望更多的能人志士分析出一块强力的音频卡到底多少M/s就足够了。关于数据不再赘述,关键我也不太懂。你们懂了就最好。
某一年的秋天,当无数人手中的火线声卡还没烧坏的时候,还在网上得瑟着怎么怎么专业的时候,PC机主板还不怎么普及1394的时候,你得瑟的时候还得用PCI的1394扩展槽的时候,苹果突然就抛弃了1394接口。比当年抛弃PCI的时候还要干脆(PC这次比较张脸,压根就把任务都交给了PCI,一直没做什么普及行为)。众厂商拔到框里的春笋都没了地方卖,降价的降价,停产的停产。对于购买者来说感觉市场一片大好——各种专业音频接口降价销售。众厂商们为了生存,“火线最专业”这个事就越来越真。有的厂商因为瞎话说多了都给自己骗住了,生产了几万块钱10路的音频卡。这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真的像我推理的一样,把自己说信了。第二种就不一样了,是智商无敌高,神一样的计谋,拼着倾家荡产也得唱一出空城计。就贵,就是外国牌子,其实都是中国的劳力。利润一下就好几千倍。真蓝屏,真好喝。吃准了你们的心理。
火线造价微贵,技术虽然成熟但是升级空间狭窄(很有可能是没人愿意升级)。对于音频卡来说火线太浪费了,火线那么多针脚,其实用到的就四五个。火线专业不专业这个事都不用去在意,有的朋友买火线声卡是真的因为设备和工作环境。但是那些闹不明白火线是什么的人,别盲目的去购买。
4、USB
此线有三好,开放,娇小,皮肤好。可能当初PCI的“万用”让苹果感到了失望,火线那小妞估计让苹果明白了:脸好不如活儿好。但是USB仅仅是个不起眼的扫大街的..阿姨(喊姑娘我感觉不妥,喊姑姑感觉太俗)。为什么USB让各种人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美好?如果仅仅符合大众审美只能说USB是个随大流的扫大街的。但是就是这个随大流的扫大街的竟然让苹果甘愿踹开火线,留给USB与苹果自己捣鼓出来的各种小穴(如果有后缀是不是你有右键另存为的条件反射。哎~你们啊~)一片争斗的天地。虽然现在 iPad 的畸形接口明显比USB吃香。但是在中国从Apad到Zpad上面都是USB接口。最起码中国是支持USB的。
提起此线,遂想起一句歇后语。出门见大海-浪到家了。设想一下,如果你的音频卡是USB的,那么你想插谁的电脑就插谁的电脑。不用安装驱动。直接工作。难道你认为频繁蓝屏,异常爆音,驱动复杂,安装不上,设备不认......这样就专业了?
真正在这个领域能称霸的声卡是这样的:所有调节与设置旋钮都在面板上。USB接口,USB供电。即插即用。无软件控制面板。如下图一般的智能神级霸气专业音频接口。
即使抛开这种超越21世纪科学技术的音频接口不谈。即使是普通厂商设计的USB音频卡,也完全可以制霸银河系。
宏观整个行业的设计趋势:小体积,便携,时尚,高质量。好声音。撇开成见,试试USB设备。尤其是新手们,USB能让你们进步的更快。对于发烧友,我可以再写一篇《USB音频卡如何让你在一个小时内煲出惊天好音箱》。
结束语:有的时候做为业内人士有必要让人们接近真相。结合上个世纪为真理奋斗而死的前辈们的经验,试着让别人相信你说的话会死的很惨。但是用其他方法,即使是误导,只要让他们使用了,有可能就更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