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前级:Monitor Station

/ 阅读:1442
作者: 飞飞

很多烧友要求叉烧写个“前级”评测,有点难...专业圈讲“前级”,基本是“话筒前级”或“乐器前级”,而发烧圈讲的前级,是音箱前级——有源音箱前级,这是录音师很难理解的东西...详见 Gearslutz 的讨论...

尽管如此,由于录音师要经常切换两三对音箱进行对比(确保在大多数设备上听起来没问题),他们还不得不在声卡与音箱之间加入一个设备:监听控制器。不求音质“提升”,但求损耗不大。随着评测室的开放,我们也面临着这个需求:同时切换十对音箱给大家进行对比,这就需要选购两三台监听控制器...

之前的“行业标准”是 Mackie Big Knob,人称“大旋钮”,它与 U87 和 Pro Tools 一样在是国内装棚时不用经大脑的选择,但上国外了解一下,Big Knob 在甜水是第九位。其实国内很多录音师也知道 Bogknob 是音质杀手,但它便宜...

甜水的监听控制器榜首是 Dangerous D-Box,21条评论4.9平均分,作为街价1399美刀的设备,这是很恐怖的高分...如果各位有一万以上预算,这是首选。但我们没这么多预算...只能考虑排第二的 PreSonus Monitor Station,与大旋钮一样是299美刀街价,下面来看看: 


(图片点击放大至 1280 x 960)

外观篇 ▆▆▆:作为入门级监听控制器,我们没有对外观有太大期望,但应该说 Monitor Station 没有给我们“入门”的感觉,简洁大方,简单看看:


 

在写技能篇之前,我们先聊聊“被动前级”。

最近 Hans Zimmer 老师御用的 Phonitor 升级到2代,除了压倒性的参数提升,还有一个明显变化:以前音量旋钮最大+10dB,现在是 0dB,它从一个“主动前级”变成一个“被动前级”,以前 Phonitor 的类别是“耳放”,现在2代已没有任何“放大”的功能,只衰减,可以叫耳衰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我们看看两个原因:

叉烧评测室平时的 RMAA 数据基于声卡最大的 0dB 输出电平进行测试,一旦降低,RMAA 测得动态范围便降低,但小编从来不可能以 0dB 进行正常听歌,例如 Apogee Duet,动态范围120dB,意味着音量为 0dB 时动态是 120dB,但我平时接音箱与耳机大概会以 -40dB 左右进行试听,也就是说我以 80dB 左右的动态在听歌。

你看到:为了得到最好的音质,我们需要将声卡音量开到最大、同时音箱开到 Unity Gain——你无法以该音量进行试听,否则耳朵就聋了——你必须衰减一个(通常是声卡音量)。因此现在只有乐器与话筒前级才是真正意义的“前级放大器”,耳机与音箱的“放大器”现在只能起到衰减器的作用。

在 Monitor Station 上没有任何“加号”,所有旋钮都用于衰减,3个音箱与4个耳机音量小旋钮都是 -80 ~ 0dB,大旋钮是 -80 ~ 0dB,当小旋钮与大旋钮都开到 0dB 时,音箱与耳机的输出音量才等于输入信号源的音量。应该说,七年前 Monitor Station 推出时,PreSonus 已经看到了未来。 


 

技能篇 ▆▆▆:同价位上,一个设备不可能具有所有优势,比起 Big Knob,Monitor Station 接口与按钮都少很多,不过也因此一目了然,可以马上上手,随着小编年纪增大,越来越喜欢简单一点的设备...

虽然功能不多(就不每一个都介绍了),它还是有几个很特别的地方:

  • 所有音量小旋钮(音箱与耳机)都是 -80~0dB,只衰减不放大;
  • 8格电平表,其中 -8~0dB 以2dB为单位,尤其适合玩“响度战争”...
  • 莲花 AUX 输入能作为 Phono 前级接老黑胶唱机~
  • 开机分别按住 Speaker A/B/C 可以进入不同的音箱选择模式:Combo 模式(随意组合音箱)、Toggle 模式(同时只能选择一对音箱)、Toggle AB 模式(A/B 只能选其一,C随时可加入,适合将C作为低音炮通道)
  • 开机分别按住 Main ST1/ST2 可以让 Main 和 CUE 进入不同的音源选择模式:Sum 模式(随意组合输入源)、Toggle Mode(只能选一对,可以对比输入音源的音质)
  • 开机分别按住 CUE ST1/ST2/AUX,可以切换三种LED显示模式(对音量无影响):+4dBu、+10dBu、+18dBu;
  • 最后,一旦调乱了,按住MONO开机可以恢复原厂预置。


 


 

音质篇 ▆▆▆:Big Knob 基于 Mackie 本身的调音台进行设计,与 Mackie 的入门调音台一样,Big Knob 被誉为音质杀手,可它便宜...在评测之前本想接一台 Big Knob 做对比,问了几个棚都借不出来,因为棚里借出来就没法运转了(上次借U87也是)。因此我们先对比官方参数,大家可以分别下载 Big Knob 的说明书Monitor Station 的说明书

MODEL Big Knob Monitor Station 
输入增益范围 -10dB ~ +10dB -80dB ~ 0dB 
频率范围 10Hz ~ 50kHz (±1dB) 10Hz ~ 50kHz (±0.5dB)
总谐波失真(输入) 0.015% 0.0075%
总谐波失真(输出) 0.015% 0.0030%
Noise Floor -90dB -96dB
动态范围 (Line) 112dB 未公布
动态范围 (Phono) 93dB 未公布
信噪比 (Line) 未公布(通常略低于动态) 110dB

信噪比 (Phono)

未公布(通常略低于动态) 115dB
Street Price 299 USD 299 USD
重量 1.6 kg 4.54 kg

由于最近评测室搬家没时间,我们先用入门声卡简单测一下 RMAA,希望以后能用高端声卡、并借到一台 Big Knob 对比下,先解释下这些数据:

  • 22VSL:千元入门声卡 PreSonus 22VSL 的原始 RMAA(输出107dB,但没有 Line in...使用 Mic in 做测试)
  • MAIN:Monitor Station 的主输出,完全 Bypass 控制器上的任何衰减
  • CUE:耳机分配器输出,需要过一次衰减旋钮(-80~0dB)
  • OUTPUT A/B/C:音箱输出,过两次 -80~0dB 衰减旋钮(大旋钮小旋钮)

 

 

数据小解读:

  • 虽然 Main 是直通输出,甚至连衰减都不过,依然对音质有损,在数据中损失最小,小编个人觉得肉耳不可识别;

  • CUE 经过了一个衰减旋钮,即使该旋钮位置是 0dB,依然比直通信号有损;这里比较明显下降的是 CUE 的 Crosstalk 数据,很多耳放的 Crosstalk 不高(会导致声音比较集中,声场不大),即使是顶级的 SPL Phonitor,不知是否故意的设计(例如歌手更喜欢集中的声音)

  • OUTPUT A/B/C 过了两次衰减,损耗最大,这一步的损耗已经有点肉耳可识别,但我们认为已经比主动式前级的情况好得多

 

=== Monitor Station 小结 ===

由于这两天搬家,这里只能简单总结一下:同价位不可兼得,要接口选 Big Knob,要音质选 Monitor Station。要音质和接口就准备一万上 D-Box...

 

外观 ▆▆▆▆▆
技能 ▆▆▆
音质 ▆▆▆
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