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al vs EVE,顶级桌面箱之争
很少写6寸以下的音箱,由于近来看客增多,咨询“桌面监听”的朋友也多了。包括有移动制作需求的、做影视“粗剪”的、房间实在太小的、或者是希望组建 2.1 或 5.1 系统的。
如果你是初学者,入门监听基本主流是5寸,4寸箱你只能买漫步者(小时候用过,中频不错~)或者“半有源”一拖二的4寸(例如 M-Audio AV40)。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在6000的价位上,你能买到还不错的6寸音箱、能买到很不错的5寸音箱,以及顶级的4寸音箱。
目前这个价位的四寸屈指可数:EVE SC204、ADAM ARTist 3、KRK VXT4、Focal CMS40、真力 8020b。之前我们评测过 ARTist 3、VXT4 小编听过一耳朵,没有对比试听,今天只能给大家对比一下 EVE SC204 与 Focal CMS40。
(所有图片点击放大至 1280 x 960)
外观篇(CMS40)★★★★★:豪装...丰富的配件,与我们评测的 CMS 系列一样,没有缩减:超重铝箱、直角电源线、电源保险套、高音栓、音箱垫、普通橡胶脚、可调高度的橡胶脚、高低音金属护罩(可取下)...各种搭配,可玩性极高。
外观篇(SC204)★★★★☆:与我们之前评测的 EVE Audio 风格一样,SC204 包装很简单,直接取出来就是了(有点儿轻)...一条线一本简单说明书...非常简洁(但还算挺好看)。由于这次评测是在桌面,我们不得不给它加一个专业的防震垫(Auralex Mopad)。
小哥俩对比下,个头差不多。
Focal 虽然开关在前面,但 EQ 要在后面调,EVE 的音量与EQ都在前面板上(具体教程看页底),而且长按3秒就能进入1W待机模式,不用关音箱,等于开关也在前面,实际使用 EVE Audio 更加方便一点。
前置倒相孔,我在 ARTist 3 的评测里面说过,4寸箱由于普遍下潜只到60Hz(能用的到70Hz就不错了),因此低频的相位影响不会太大。CMS40的导向孔与CMS50和CMS65也不一样:分开两半的。
技能篇(CMS40)★★★★☆:作为 MIPA 大奖得主、TEC Award 提名,CMS 自然有其独到之处:玻璃纤维低音、铝合金反式球顶高音、铝质箱体(顺便散热)、与真力一样的无直角低衍射箱体造型,详细介绍还是请看回之前评测的 CMS 50,由于面积缩小,功能方面比 CMS 50/65 有所缩减,例如 EQ 只有高低两频段,前面板的待机功能也被砍掉了。
技能篇(SC204)★★★★☆:比起华丽丽的 CMS40,SC204看似简陋,能吹也很多,而且功能比起207和205没有任何缩减:AMT 气动高音、SilverCone 蜂窝低音、Burr-Brown 加持的 AD 模块、DSP 分频、DSP EQ、Class D(4对音箱中的唯一 Class D,ADAM 5寸以上才用到都是 PWM,三寸都是 Class AB)。
当然,这两位比起 ARTist 3 还是大汗,ARTist 直接整合了一个 DAC 解码功能,质的飞跃...直接一个 USB 接口就插电脑了(虽然解码水准一般),ARTist 3 还有一个很方便的前面板小三芯输入,iPhone 什么的接音箱非常方便。
型号 | Focal CMS40 | EVE SC204 | ADAM ARTist3 | KRK VXT4 |
高音头 | 铝镁反式球顶 | 气动高音 | 气动高音 | 普通软球顶 |
低音单元 | Polyglass | SilverCone | Carbon Fiber | Kevlar |
高音功率 | 25W | 50W | 25W | 15W |
低音功率 | 25W | 50W | 25W | 30W |
放大类型 | Class AB | Class D (PWM) | Class AB | Class AB |
频率响应 | 60~28kHz(±3dB) | 64~21kHz(±3dB) | 60~50kHz | 66~22kHz(±3dB) |
声压级 | 97dB | 96dB | 106dB | 107dB |
EQ调节 | 背面板 | 前面板 | 背面板 | 无 |
EQ项目 | 低频:±2dB 高频:±2dB |
高频:-5dB/+3dB |
高频:±4dB | 无 |
输入接口 |
XLR/RCA |
XLR/RCA |
XLR/RCA |
XLR Combo |
整合DAC | 无 | 无 | 有 | 无 |
待机模式 | 无 | 有 | 无 | 无 |
重量 | 5.5 kg | 3.8 kg | 5 kg | 6.36 kg |
报价 | 525 USD/只 | 499 USD/只 | 999 USD/对 | 499 USD/只 |
CMS40 与 SC204 都有背面音箱架接口,以及一个底部的话筒架接口(不能买那种可调倾角的话筒架),都很方便。VXT4 都没有(只能放在桌面),ARTist 3 好像只有背面的。
不过 CMS 最细心的地方在于底部的橡胶脚,原厂默认已经装上(CMS 50 和 65 都是自己装),看来 Focal 已经默认你要至于桌面。而且 CMS 50 和 65 上面的扩展金属脚也有,装上之后可以调倾角。其他三对音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还有拆解?都拆过了,请看回 CMS 50 的拆解和 SC207 的拆解,应该是差不多的。
为了这次评测,我们的试听地点从36平的大厅换到了小书房,10平米的样子,而且不用架子,直接放于桌面。比起音箱架,我们会遇到多两个问题:桌子的共振、以及桌面反射。
要免费解决桌子的共振有些难,国外现在有专门的桌面隔离架(普通音箱架依然会传递大部分震动),以 ISOacoustic 最出名,国内没有卖,而且不便宜(99美刀),目前的免费做法是将抽屉拉出一点,避免出现共鸣腔;或者花三百买个我们上图的专业音箱垫(44美刀),原厂有向下倾角,反过来放就是向上倾角,作用不如隔离架。
解决桌面反射,首先是要将音箱垫高一点(还是要架子和垫子啊...),然后避免在光滑的平面使用,表面越粗糙越好。综上,我觉得可能还是上一幅音箱架好一点...由于这两只音箱还有话筒架接口,可以考虑上两个无可调角度的架子。
音质篇(CMS40)★★★☆☆:我在 CMS 50 中讲过,上年纪的老烧友是很喜欢CMS的,CMS40与50一样,人声表现比较突出,听人声非常好;与 CMS50 遇到的问题一样:乐器相对显得小而且靠后,尤其低频,高频延伸的不足也比较明显,只有 CMS65 的声音我比较满意。不过可能是房间小的缘故,CMS50上的“推不动”情况有所好转。
音质篇(SC204)★★★★☆:所有音箱的设计都是不停地妥协,但最关键的一个妥协在于:同样的成本,你希望把成本花在哪方面。CMS 是附件五星级的音箱、ARTist 是整合解码器、SC204 感觉是都用在了声音上面。
上文的参数中,我们看到其他三对音箱在声音上面的设计差不多,小功率+Class AB,SC204是翻倍的功率和 Class D,声音明显游刃有余,由于有了 Burr-Brown 的AD,模拟声音进去先变成数字,再进行DSP分频和EQ——声音极为准确和均衡(说实话比SC207、208还均衡),虽然它的 EQ 也是四寸中最丰富的,但基本没有什么用,不用调。均衡的声音加上 AMT 的延伸和 SilverCone 的下潜、以及气动高音的平滑衔接,应该说,SC204 暂时是我听过最好的4寸,表现完全不像是一对4寸。
本来有点想给它5分,但它与 ADAM S1X 面临的问题一样:太轻。3.8kg 是五对4寸中最轻的,虽然便于携带与移动,但影响到了瞬态与低频的抱团感。因此底鼓不如 CMS40 那么扎实(但 CMS40 的底鼓量小而靠后),因此需要你有极高的动手能力,例如上音箱架、上好垫子等(我还想过往音箱里放大铁块...)。
== SC204 与 CMS40 总评 ==
对比还差真力 8020B 与 KRK VXT4,否则就齐了。从目前评测过的三对4寸音箱来看,各有特点,而且平均分都一样:4.25 分,只是子项分数不同,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买:
- 做说唱、电音与舞曲,可以考虑黑人御用音箱品牌 KRK;
- 不想买声卡(或出门不想带声卡),可考虑整合解码器的 ARTist 3(白色版贵些);
- 享受“上帝”级服务,可考虑五星级的 CMS40,可玩性最高,也不用买音箱垫什么的;
- 如果你动手能力极强,只关注音质,那声音最均衡、EQ最丰富(虽然均衡到你用不上)、功率最大、并且采用 Class D 的 SC204 是你的选择。
型号 | Focal CMS40 | EVE SC204 | ADAM ARTist3 |
外观篇 | ★★★★★ | ★★★★☆ | ★★★★☆ |
技能篇 | ★★★★☆ | ★★★★☆ | ★★★★★ |
音质篇 | ★★★☆☆ | ★★★★☆ | ★★★☆☆ |
性价比 | ★★★★★ | ★★★★★ | ★★★★★ |
平均分 | 4.25 | 4.25 | 4.25 |
附录:EVE Audio 的旋钮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