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中的 VXT6,试听极致 PRO550
前言
最近非常悲剧,家里唯一的歌手耳机AKG K44坏了,这个耳机跟了我6年,任劳任怨,终于因为时间过长,年久失修,一个耳机单元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两个单元极度不平衡,所以要换了。(其实这都是给我自己换设备找的借口)当然K44我一直有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封闭性差了一些,感觉有些松,录音的时候多少有点漏音,而我的271S就好多。
换设备怎么能只给歌手用呢,所以考虑再三,换一个好点的耳机给自己用,然后歌手用271S。然后就是大海捞针版得寻找,最初的定位是SONY 7506和森海的HD280,在店里比较试听的时候感觉森海的声音比较粗,SONY的更加细致,而且卖家说7506是录音棚歌手标配的耳机。结果拿回来一听,中频人声明显少了,低频多,高频刺,听得我实在难过死了,可能我习惯了271S,是在听不惯7506,所以只能作罢退了。
回来继续寻找,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飞飞推荐的德国ULTRASONE极致这品牌的耳机,听说他们只做耳机,而且有一个叫S-LOGIC的声场技术,能用耳机模拟现场的立体声(呢马这不就能模拟音箱的效果了吗)飞飞推荐的东西,我一直是非常相信的,于是找到了新的国内总代理深圳金乐(香港金声旗下的)毫不犹豫得拿了一副PRO550,想如果用得好,就再买一副更加好一些的。
外观篇(得分:4/5)
收到快递,感觉十分重,外包装颜色有点沉闷,以黑色蓝色为主。这也是德国人的特点,沉闷,严谨。包装外表要是时尚点就行,建议德国人应该找个法国人或者美国人来设计包装盒。包装盒有点变形(万恶的快递),还好是两层包装,不然耳机就惨了。不过大家看了后面就知道,我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开封,盒子里面还有一个便携的尼龙手感的盒子,而且盒子非常硬质,所以加上包装,其实对于耳机的保护有三层,所以大家可以大大放心野蛮快递在运输当中对耳机造成损害。

耳机配件一应俱全,接下来一个个给大家介绍。

整个耳罩都用薄膜包好。

PRO550在桥加上也有“L”“R”标记。

说明书和试音碟二合为一,一看就是HIFI出身,没见过一个做监听耳机的会放试音碟在耳机套装里面的。(至少我没见过,可能我比较孤陋寡闻)

说明书也是以黑色为主色调,比较薄,用纸比较考究,都是铜版纸,包括内页。但是说明书的内容有点老了,基本都是老款的参数和图片,特别是监听系列的。现在极致的监听系列包括PRO550、PRO750、PRO900、PRO2900(开放式)。老款的PROLINE系列基本已经都停产了,和老款比起来除了型号不一样以外,还有就是外表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试音碟的制作也非常不错,主要是让人们感受极致耳机的专利技术的,特别是S-LOGIC技术,这点我会在后面提到。

技能篇(得分:4/5)
PRO550耳机有两种接头:标准1/4和1/8(联接声卡或者专业设备)。两种接头分别属于两根不同的耳机线,带1/4接口的是一根普通的线,带1/8接口的是一根弹簧线。厂家知道这根线是链接专业设备的,会经常扯动,所以设计成弹簧式的,更加安全些,对于保护耳机也有好处。

这两根线连接耳机的那头都是标准的1/4的 接头,而且带螺口。接头可以和一边耳罩上的接口对接上,并用螺口拧紧,在这两个接头上还有两处凹陷,便于在拧的时候更容易捏紧。我想这设计都是为了保护耳 机和耳机线,看来厂家知道,监听耳机的使用环境还是相对比较严苛的。(在此呼吁大家,好好保护你们的设备吧,你对它们越好,它们也会越好的为你们工作,我 是不是说太多了,那此后废话都省略)




耳罩部分的活动性比较差,水平只能单方向向后转90度都不到。

不能像DJ耳机那样反向翻转180度。

但是整个耳罩可以想内翻转大约180度不到点,这样就可以把耳罩整个收到桥架里面,这样可以缩小体积,更方便携带。但是极致耳机没有附赠耳机袋,所以请大家自购耳机戴。

这里值得一体得是,在便携盒子的耳机下面,另有乾坤,原厂附送两个可以更换的耳罩,这个感情好啊,我也是第一次在耳机的附件里看到有这个,而且PRO全系列的监听耳机都会附赠两个耳罩,而且耳罩更换非常方便,只要手抓着耳罩一转,就下来了。

舒适感(得分:4/5)
本来想给 PRO550 的舒适度打5分的,但是后面的 PRO750 让人感觉更加舒服(天鹅绒耳机罩)所以只能给评4分了。试用之前,想像飞飞童鞋一样,把 PRO550 当体操运动员玩的。但是大家看了前面的部分就知道,这款 PRO550 比起 KNS8400 可算是木头木脑的了,活动性拉伸性比较差,所以这个测试我也就作罢了。但是这样并不能代表它就会戴着不舒服。那有人问了,到底紧还是不紧呢?(别急吗,下面就告诉大家)
PRO550 个人感觉是一款不紧不松得耳机,戴着的舒适度也不错,此话怎讲。当然作为一款全封闭性的耳机,如果不紧话,就会有漏音的威胁。所以如果你用手去搬它的桥架的话,会发现,确实挺紧的,但是韧性很强。戴上耳以后感觉却并不是那么紧,至少肯定比271S要松。
第一是因为它的耳罩比较大(当然 271S的也大),但最关键的是它的耳罩非常深,耳罩内部的空间非常大。像我这样的“招风耳”戴上271S,基本里面的单元都压在了耳朵上,所以时间长了,就感觉耳朵周围涨涨的,特别不舒服。而 PRO550 戴上后,耳朵和耳罩内部基本没有接触,内部空间非常大,单元对于耳朵也不会造成任何挤压,所以时间长了也不会觉得难受。当然,比起 SONY 7506 那就舒服太多了。极致耳机无愧宣传为最绿色、最安全的耳机。

当然,那么大牌的耳机,脑垫是肯定有的,虽然我不知道它的材料是什么,但是也是可以拆卸和更换的。这也增加了耳机佩戴的舒适度。

音质篇(得分:4/5)
传统来说,耳机的音质一般我都会先说频响,但是这次我还是想从声场说起,因为S-LOGIC立体声声场技术,是他们家的专利,所以要着重说。
- 声场:S-LOGIC的专利技术我就不多展开说,神马技术,关键是听。前面说到他们家试音碟的制作非常考究。第一次试听是在我的苹果电脑,直接用3.5直插头接电脑输出。试音的第一首是一首JAZZ乐队的乐曲,第一个出现的乐器是萨克斯,当我听到第一声的时,我不由的拿下耳机,检查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还是有人在身边的音箱里放乐曲,感受就是,真的有一个萨克斯手在我的右前方演奏一样。我简直有点不相信我的自己的耳朵。
回到家,感觉还是不信,是不是无论什么耳机,听这个试音碟,都会有这种效果。然后用271S试,却完全没有那种效果,萨克斯只能感觉出是在右边,至于是右前还是右后却很难分清。继续听下去,所有乐器一起出现,所有乐器的位置清晰可见,前后左右,完全能听出来,就像我在现场欣赏一场JAZZ演出。不但有左右,还有上下,前后,声场比较宽,而且有一定深度,这是我听过的耳机里声场最宽 的(所以我猜想他们自家系列里更高端一些的型号声场会更宽,临场感会更加好)。再换271S来听,基本只能听出左右,271S并不是没有声场,而他的声场非常近,整个感觉有像长长的一条。这样的层次清晰的声场表现,无形中增加了它的解析度,让音乐中各种乐器位置更清楚得展现在大家面前。
- 低频:官方标注下潜到10HZ,实际听,没有感觉那么深。而量感上来说,稍微有一点点多,比271S肯定是要多的,和7506比起来声音更加扎实有力。而且低频反应比较快,底鼓的鼓皮感十足,底鼓的腔体感少了点。
- 中频:总的来说中频比较平均,中高频部分稍微有一些突出,量感并不多的。提升的地方大概是在2K-5K的部分,所以人声听上去会稍显硬朗。
- 高频:高频比较明亮,声音硬朗,特别是听钢琴的时候,击锤和琴弦摩擦的声音都显得很清晰,高频的延展性不错。听完PRO550再去听271S,就会感觉271S怎么那么闷,虽然271S也是风靡一时的好耳机,但是他的两头少,中间多的问题,注定了基本他只能用来听人声的细节。
- 衔接: PRO550各个频段的衔接和过度是比较平滑和自然的,没有听到哪个部分有明显的缺失或者大量的提升,对于一款监听耳机来说它的频响应该算是比较理想的,至少比271S好。
试听了一圈怎么听来听去,这个耳机有点像KRK的VXT系列的监听音箱,声场宽,低频多,高频延性比较出色,反应虽然说没那么快,但是也不慢,中规中矩。这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监听风格。比较适合那些,没有监听音箱,但又想得到一定的声场感觉的用户。

选购篇(得分:4/5)
PRO550是一款全封闭的监听耳机,兼顾了录音的功能。但音质并没有因为一些技术原因,而让大打折扣,反而是通过一些专利技术,让他拥有了监听耳机本不会拥有的能力。
作为一款1000多元的主流监听耳机,他比较适合一些预算有限,而没有监听音箱的家庭工作室,他让你不但拥有一定的解析度和音质,还拥有了不错的声场反应,接近于监听音箱的功能了。而对于他的频响特点来说,如果是在大棚里的,它也比较适合对人声进行监听。
当然,如果你喜欢干净清晰,基本无声染的声音,又想在听音乐时不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那这款全封闭耳机也是听HIFI的不错选择。(虽然他们家也有HIFI耳机)
就做工来说,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虽然是台湾生产(现在极致的耳机,除了ED的高端系列是在德国手工生产以外,其他的系列都是在台湾声场的)但也保持了德国人一向严谨的作风,精良的做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