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监听“珠峰”:ADAM S3X-H

/ 阅读:2944
作者: 飞飞

前言(作者:Onlycan/飞飞)

依然是由主观主义害死人的 Onlycan 和客观而冷血的飞飞合作,每次我总是很不地道的把持着评测的东西很长时间而不给飞飞,其实原因只有一个,我是真舍不得……

之前刚刚评测过S3X-V(竖版)的箱子,当时就跟异言和声的李当家的说好了这个横版我也很有兴趣去试一下,结果是悲喜交加……个中缘由,待我娓娓道来。

还是先说说结果讲讲故事让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箱子对我改变了什么。

在这对箱子在我这服役期间期间有个小插曲,某著名民歌旋律作曲家与歌手来录唱的时候完全适应不了这个箱子的声音,极尽贬低之词下要求换音箱(什么声音破的,一点光泽都没有,混,教导我们 GENELEC 是个标准的监听音箱,其实我想可能也是因为实在不认识第二个牌子了),我不得不楼上楼下的换回了 GENELEC 的1031,结果他们都满足了……我们的录音师在一旁一脸的不解与迷茫,甚至心中燃起&%@¥&………………

不过在棚里服役的这段时间,这个箱子在几乎所有来工作的作曲家中饱受好评,而吸引他们的往往是平滑而宽广的频率响应,超乎想象的细节与独特的控制力,这个箱子带给人的感觉就是总是很温和,顶多很热情,永远不疯狂。我不想评论太多或者也不敢评论太多。

但是从某个角度看,音箱永远有风格,有热爱的就有厌恶的,这个箱子对人声表现的不突出我想会让某些文化层次上的人难以接受,但同样也会让另一群人爱不释手。

大家可以翻页了...
 

外观篇(5/5)与技能篇(5/5)

对于一对将近六万的音箱,基本上是 Near-Field 监听音箱到头的价格,外观的意义已经不大,详细的外观与技能介绍可以看回之前 S3X-V(竖版)的篇章

外观篇这次我们给了5分,因为觉得单元结构更加合理,S3X-V 我们当时认为中高音与低音距离稍大,不在一平面,可能在非标准的摆放与声学条件下有一些相位问题(例如太近或太窄),S3X-H 现在所有单元基本在一平面,而且连前置倒相孔都几乎在平面上。

另外“技能”方面这两个“S3X”有一些差距,横版规格更高一点,毕竟多了一个单元及相关的功放模块(代价是价格高出一万多RMB),另外这是我们评测过最重的箱子单只将近 20 kg,基本就是一对普通六寸监听音箱的重量,Onlycan 过来帮我(看我身板太瘦弱了)搬上架时,我的音箱架第一次出现了摇晃(有些担心,凑合用着吧...),列个表大家对比一下:

S3X 竖版、横版、Twin6 官方数据对比
  S3X-V(竖版) S3X-H(横版) Focal Twin6 Be
重量(单只) 15.4 kg 19.6 kg 14 kg
低音功率(额定) 250W 250W x 2 = 500W 150W x 2 =300W
总功率(额定) 550W 800W 400W
中音单元 4.5寸 4.5寸
低音单元 单只9寸 双 7.5 寸 双 6.5 寸
最大声压级 124 dB 126 dB 115dB

音质篇(得分:5/5) by Onlycan

这段时间我从使用这个音箱的后半程慢慢已经开始愿意把S3X作为我的主监听了,前半程主要是我很不适应他的频率响应,因为完全跟1038B拧着,1038强调的东西在S3X上都是轻描淡写,但是当我适应之后我更愿意用S3X作为主监听,就是因为变态的细节还有在低音量下依旧可以平坦的响应。

在想当初我1038下边放着一对1031的时候我几乎是从来不用的……实在是没有任何优势,我要是想比对,宁可用我的耳机(森海塞尔HD650)检查一些细节的DELAY或者瑕疵,在之前的系统中,1031不仅仅频率响应缺一大块,而且曲线和风格也都太像主监听,更而且的是在任何方面都无优势……

对于有两对监听的人来讲,风格完全不同且各有千秋才是王道,我用1038混完用S3X一听总是一身冷汗,一堆问题,甚至很多时候我都要去听一些经典的作品验证自己,到底是我的混音出了问题,还是S3X出了问题,结果好作品在两对监听上都无懈可击,现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然后继续埋头修改……用S3X混在1038上修改问题就会少很多,这也是我改用S3X做主监听的原因之一,不过这对箱子即将离我远去……呜呼哀哉……


现在具体总结一下箱子的特点。


1、过人的细节,极其挑剔

拿来之后自然是要听很多极其熟悉的音乐作品,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极高的解析力,我听到了很多极端熟悉的作品中之前不曾听到的东西,主要集中在一些低音声部的内部律动上,可能是因为喇叭冲程和尺寸的问题,他无法像1038B一般发出富有撞击感的100HZ以下的声音,但是低频的量感充足,非常容易感受到那部分让人身体震动的声音松软的低频,下潜深度的感知方面非常出色。这样的特点让他在非常理智的反应了低频上很多极难被察觉的内部律动或者声部。

这个风格在某些时候很不讨巧(让人痛苦的优点),比如我拿常听的东西来说,10首可能有10首在GENELEC 1038上听都过瘾又好听,但是只有4首在S3X让人觉得相对完美,总会有部分瑕疵,变态的细节和永远不疯狂的体验让人在切换音箱后总是会被拉入一个更冷静,想降低音量品味细节的精神状态。喇叭是不会听音乐的,但是喇叭的风格会给一个声音越的精神倾向,而ADAM S3X-H给我的精神倾向就是冷静。
 

2、变态的低声压级的低频响应(科技造福生活……)

所有人都知道低声压级的响应同一性是很多高端音箱标榜的能力,而不得不说S3X-H是我听到过的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可能与他只有7.5寸的低音单元,三分频,而功率储备强大有很大关系,巨大的单元很难在低功率的时候被带动,而ADAM的两个低音单元不同与老的S3A不同(两个单元分别播放低音与超低)这两个对称的单元播放的是相同的低频频率。我猜测应该是这样的设计让他在低声压级工作的时候依然可以表现优秀。但是7.5寸的单元如何得到如此深的下潜……我只能说科技造福生活……
 

3、极易适应各类房间,且方便摆位(懒人的福音)

这个箱子游走了我棚里所有的控制室,我本是像考验一下这么一对箱子对声学环境的适应情况,各个控制室都做了应该还算不错的声学装修,但是因为房间尺寸问题,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实验的时候摆位都并不那么精准,我发现这对音箱不用太细致的调教也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估计原因是X-ART高音单元的优秀声辐射角度,三分频,以及两个对称低音单元技术的使用。

控制室A的问题在于层高,主监听1037在里边明显低频有所抬升,其实这个面积更适合使用一个近中场监听。也就是类似S3X这类大小的东西,在这个大小的环境中,由于S3X摆放的比较近所以不会像入墙监听那样带来一些房间问题的影响。而优秀的是在这个距离上依然提供了客观的低频下潜,这是难能可贵的。

贴唱的控制室B最大的问题来自于面积,实在是很小,参考我之前的声学文章很容易判断这个空间低频的谐振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不成为声缺陷就阿弥陀佛了。原来的监听是1031,更换S3X-H之后我终于在这个房间里边听到了有质量的低频,曾经这个房间也使用过ADAM S3A,效果不尽如人意,S3A的低频造成了这个房间的一片浑浊,可能是独立的超低单元或者我的工作台反射造成的。对于房间的适应性来说S3X-H是相当的万金油,他可以说从我的主观印象对比中是完全超越了他的前辈S3A。

在不同的控制室的实验体会下来,依然是我声学环境最好的主混音室表现最优秀,在A控制室算正常,在B那么苛刻的环境下甚至是惊艳的。

我本想尝试不同的房间对均衡器做一些调教,但是都是调了半天又回到原位,主要是我总会对我动过的频率耿耿于怀,不知道这可以解释成原厂完美还是均衡器有痕迹或者我心理有问题…

附录:Onlycan 几个不解的地方

1、差异性的来源

上篇 S3X-V 的评测里我提到过那对箱子不难适应,而且与1038的感觉有一定的同一性,所以让我很容易快速适应并用它来工作。但是对于我来说 S3X-H 这对箱子真的挺难适应的,居然用了半个月才可以让它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么个一奶同胞的型号给我造成了那么大的困扰。低频的设计不同自然是不同,但是连中高频的响应感觉都很不一样。

我开始以为是分频的问题,我去查了分频点的资料:350/2800(S3X-V),350/2800(S3X-H)。高中音单元都是相同的 X-ART 的高音单元与4.5寸的中音单元,功率也是一致的,我猜测对于 ADAM 这类模块化的音箱来说分频器部分和功放应该就是一致的(除了低音,S3X-H 是 2 x 250W),这部分是在是百思不得其解,等过几天我送去飞飞那里看看他这个箱油子能不能给出点合理的解释。
 

2、凶险的定位

四平八稳,不疯狂,不激烈,在这样的一个躁动的世界真的可以吗?作为录音棚的混音师来说我不得不说每个录音棚都需要一对足够吓唬人的监听,因为从业者都知道行业里鱼龙混杂,音乐水平参差不齐,尤其低于平均水平的容易出现在某些歌手与旋律作曲家手中,基本让他们看懂五线谱是很难的,但是神奇的事往往最没有童子功的音乐修养的人控制着行业里最大的利益取向。造成所有苦哈哈从小学音乐的音乐苦力们必须做一些让他们高兴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各种撒狗血的夸张,因为他们不会去体会平衡和协调,追逐的只是局部的所谓惊艳和刺激。
 

从 1038 切换监听的一瞬间总会觉得 S3X 闷,不给力,这是人听觉的暂留造成的,后来我的工作喜欢变成切换监听的时候必须停几秒,强迫自己忘掉之前的感官暂留。并不是说1038不好,只是在风格上他功率更大,更奔放,更适合吓唬人,容易得到满足感,1038也依旧是我最信任的监听,我用它干了近两年几乎所有的工作,但是 ADAM 的试用让我去冷静品味声音的时候,总会考虑我是不是浮躁了……理智的去品味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感官的满足感。听了很多好作品之后,我发现我会慢慢的进入 ADAM 的审美文化,不躁动很稳重。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惊艳的箱子,但是非常的耐听。不适宜吓唬人,但 ADAM S3X-H 绝对是一对不可多得的好监听,适合极端心态平和、懂得体会平衡与协调的高端欣赏者。

(图片点击放大)

音质篇(得分:5/5) by 飞飞

年轻的时候,你挑女生,你希望她长得像某明星、胸要大、皮肤要白、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但你一见钟情的女生,也许并不符合你的任何条件,她可能是短发、黑皮肤;可能胸小、不像你喜欢的那个明星。我们看到《非诚勿扰》上带走女嘉宾可能要求男人的学历、收入、身高、外貌,结果一个貌不惊样的穷小伙过来就把她带走了。你之所以有标准,挑三拣四,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在真正喜欢的人面前,你只有唯一一个标准:喜欢,还是不喜欢。

之前看《SOS》看到过一句话,曾经非常认同:写了这么久的音箱评测,每次都感叹“监听”的差别这么大。

这句话又对又不对:对于一般的监听,区别是很大的,例如万元价位的“四大金刚”...低音多或少、单元瞬态快或慢、声场远或近、频率衔接好或坏...但遇到真正的“监听音箱”后,你发现平时判断的标准就没有了,因为“真实”确实是有标准的:

  • 老妈在你身边唠唠叨叨,你不会觉得她说话的频响有问题,因为这是真实世界的声音;
  • 你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你不会觉得高音的延伸不够,因为这是真实世界的声音;
  • 你放了一个韭菜屁,你不会觉得瞬态不够,因为——这都是“真实”的声音。


Onlycan 在本文第一句话就说了“客观而冷血的飞飞”,因为评测是我每天的工作和任务,多了就麻木了(你说“失足妇女”有木有高潮?...),但 ADAM S3X-H 终于让我激动了一把(上次评测 Focal Solo6 也是如此)。

平时评测音箱,其实只需要几分钟(夸张一点,有时半分钟就够了),评测的方式都一样,利用歌曲的特点或弱点,例如《月牙泉》中的喷音、《Road to Somewhere》后面 Hi-Hat 与铁三角的叠加演奏、Rurutia 的口水声、《幽灵公主》乐队最远处的小动静、《阿密特》高潮时被失真吉他掩盖的木吉他表现、《Boom Boom Pow》的低音速度,每首歌我只需要听10秒。

但 S3X-H 能让我完整地听完一首歌,实在不忍心打断,然后就忘了评测,听完一首又一首,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我在三个场所听过 S3X-H,之前两次判断都是纵深感强,风格有冲击力。但当它放在我家里时,让我奇怪的是它表现得足够谦虚。为什么说“奇怪”,S3X-H 的规格几乎就是 Near-Field 监听的珠穆朗玛峰,单只20公斤,额定功率 800W(X-ART高音头的能效比是 1:4,因此实际上相当于 950W),我几乎想用“野兽”来形容它,但它的表现确实如同少女——一个能驯服野兽的少女。

有别于 S3X-V 中高频的轻微突出,也有别于 S2X(见评测)的“快”,S3X-H 基本没有给我任何“明显”的地方。(倒相孔出来的低音气流一开始让我有些不习惯,这是房间尺寸与摆放的问题,如果敏感的话就在 150Hz 旋钮上衰减一格,其他无需任何调整)

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几乎是一对没有任何特点的监听,以至于《MIX》的评测说高音要提 1.5个dB,但“没有特点”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以至于大家都有特点,暂时我只听过两对真的没有特点的音箱,一对是 Focal Solo6,一对是 ADAM S3X-H,它们“没有特点”得就像真的声音一样。

“音箱”有特点,而“音乐”的特点在于音乐,不在于设备。


PS:与 Onlycan 一样,我也有一个不解之处,我们2011 编曲之王大赛的复赛与决赛评审都用的 ADAM S3X-H(在现音2号棚),但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亮丽”(没有留意音箱上有无EQ调整),因此很奇怪,我猜测是不是在 Mid-Field 它的表现会亮丽一些(或者现音2号棚对高低音的反射多一点),但在我家大厅(36平,音箱摆开两米以上)它是冷静、谦虚的。

另外就是 S3X-H 的音量(Coarse)不同,音色略有不同(AX系列也是这样),用最小音量测试时偏软,最大音量亮一点,我现在的位置是在中间

选购篇(得分:5/5)

S3X-H 不一定是你追求的音箱(我跟一个最早买了 S3X-H 的资深混音师聊,他还是习惯真力 1031/1032);即使是你追求的音箱,你不一定买得起(例如穷逼的本文两位作者),7500 美金(进关后接近6万)一对的价格,真是玩 Near-Field 到头了(当然, S3X-H 还能胜任 Mid-Field 尺寸的房间)。

这个价位我没有听过其他音箱(因为 Barefoot 和 ME Geithain 都没有国内代理...),抱歉无法横向对比,但光在 ADAM 资深的 SX 系列里面,S3X-H 令人惊奇地不同于“表弟” S2X 以及“亲兄弟” S3X-V,S2X 与 S3X-V 时刻让你感觉到隐隐约约的杀气,但 S3X-H 藏得太深了,它是如此的冷静与谦虚,让你无法想像这是 20 kg 一只、等效功率接近 1000W、声压级高达 126dB、规格可以秒杀所有 Near-Field 音箱的野兽(可惜价格也可以秒杀其他音箱...)。

《英雄》这部烂片有句经典台词:手中无剑。在我看来,玩音箱的一个层次就是“无箱”,“音箱”消失了,你才能听到音乐与声音的本身,ADAM S3X-H 做到了,这是目前第二对能让我感觉“无箱”的音箱。

PS:更经典的是“心中无剑”,希望我多年之后可以“心中无箱”,意念听歌(设备商全都得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