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EarPods:耳塞革命

/ 阅读:1914
作者: 飞飞

在苹果页面底部点“In-Ear Headphones”,出来的页面却是上一代小白——EarPods 发布已半年,却没有单独的页面——苹果确实开始忽视一些细节。页面设计也非“像素级”,例如灰色单像素分割线,iPhone 4 时是两边减淡,5 时是一条实线(如果你也发现了,你一定有强迫症)。

EarPods 是 iPhone 5 附赠品,白送,根据男人的心理,你很难对它感兴趣(因此MM别轻易倒追男生...),上次 iPhone 4 送的耳塞还没拆封就送人了。试听 EarPods 算是一念之差,其在 iPhone 5 的页面的介绍充满诱惑:测试规模达到600人,让你有“在客厅听高档音箱的感觉”(sitting in a room listening to high-quality speakers)、“可以挑战昂贵的顶级耳机”(they rival high-end headphones that cost hundreds of dollars more)。中文官网翻译的“可媲美上千元高端耳机”,这个翻译已被各大网站抓住小辫子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


 (图片点击放大至 1280 x 960)

外观篇 ★★★★:天猫最低甚至有百元出头的报价(淘宝居然有报几十块钱的,千万别买),作为叉烧网评测过的最廉价的设备之一,你完全不会觉得 EarPods 有任何廉价的感觉,我想只有苹果能做到这一点,直接满分。

 
 


 

技能篇 ★★★★☆:找了一个有中文翻译的官方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wODQ4MTYw.html

视频中很详细地讲解了耳塞上的几个气孔,其中:

  • 耳塞背部的小孔用于调节中频(原因不明,可能类似于“开放式”耳机)
  • 耳塞柄上还有个气孔,用于“增强低音表现”,原理可能类似于音箱“倒相孔”

当然,核心部分其实不会明说,包括耳塞正面的那个气孔的作用(应该是次音孔。从 iFixit 的拆解图片来看,虽然出主音孔是位于侧面,但单元与所有耳塞一样是朝向正面,相当于声音拐了90度弯再进入你耳朵。这是我们目前看到最特别的耳塞。

另外苹果说多人进行了耳廓的3D建模,就我佩戴起来是很适应我耳廓的,但苹果由于要“有效防止汗水”,把表面做得非常光滑,因此无法紧贴耳朵,从音质上来说,不会影响中高频的表现,但低频会受影响,不贴紧耳朵的话低音会明显变少。

苹果当然考虑到了这一点,但这是选择而不是妥协,他们在上面视频中也说了:不会像普通耳塞一样有堵塞感。密封性好的耳塞,虽然方便表现低音,但容易造成耳道不舒服,另外在街上听歌很危险。苹果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我平时推荐不使用耳塞的原因,并不是音质,而是伤耳,但 EarPods 这里做得还不错。

如果大家日后有幸能参与产品研发,会明白设计师的头上都有两把刀,一是成本限制(百元耳机你能设计成什么样?),二是技术限制(例如最近曝光多次的全透明概念手机)


 

音质篇 ★★★★:我身边的朋友,无论是设备商还是音乐人,上 iPhone 5 已经不少了,这些“专业人士”中,没有一人提到过 EarPods 的音质,估计跟我之前一样还没拆封吧。

EarPods 的表现非常出乎意料。从我用过的耳塞来看,它是最特别的一副,解决了两个问题:均衡性与声场。

很少消费类耳机/耳塞会调成这么四平八稳,可以说是有监听的样子,这么“不刺激”的声音很难引起普通消费者的喜好,大家应该会觉得偏软,但有可能对录音师的胃口(现在录音师也偏好刺激,例如听惯老白盆和KRK的),苹果从来不乏录音师,甚至 Digidesign 前任 CEO 离职后都去苹果任职过两年。如果你偏好 Focal SOLO6 的声音,那 EarPods 非常适合你的偏好,越不刺激越耐听。

再者是声场,苹果说“可以挑战昂贵的顶级耳机”,如果说有一方面做到了,就是声场。普通的耳塞由于发声位置太近耳道,纵深是最难表现的,EarPods 是极少数能听出纵深的,而且接近耳机水准,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夸张一点说,比我听过的一些千元耳机还好。整体来说,在四五百价位的耳塞中,EarPods 几近无敌。


 

选购篇 ★★★★搜索了一下各大消费类大网站的评测,果然是“远不如花同样价格买的国产耳塞”、“定价有点高”、“整体暗淡”(听惯“刺激”声音的人们...)

另一方面,叉烧网几乎从来不推荐耳塞(耳机也不是很推荐),听的耳塞不少,但几乎不写,也不推荐(包括我以前用的一副两千价位的三分频耳塞),一来声音都有致命缺点,二来伤耳。EarPods 算是第一副让我感觉很舒服的耳塞。

 

==== Apple EarPods 综合评价 ====

外观  ★★★★★
技能  ★★★★
音质  ★★★★★
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