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节目都是套路,连电音都不放过
在西方世界早已深入群众的电子音乐,在我大天朝还是一直不冷不热。虽然近几年电子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做出成绩、做出好音乐的国内电子音乐人也不在少数,一线城市 “DJ” 满大街跑,音乐节越来越多所谓的 “电子乐团”,但引用 Howie Lee 的说法就是:“中国电音蒸蒸日上,却又一片空白。” 为什么?小编觉得其实听电子音乐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国外的电子音乐来这里演出票都卖的不错。然而虽然国内的电子厂牌一抓一大把,不过真正有高质量产出的掰掰手指就能数清楚了,几个电音爱好者周末放放音乐就管自己叫厂牌,做海报明显比做歌牛逼多了.....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电子音乐在天朝还是有需求的,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人想赚钱。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有人赚到钱了这个市场才会发展。早就听说国内将会有一档 EDM 的节目,虽然 EDM 不能代表电子音乐,并且小编对 EDM 也不是很感兴趣,然而好歹也沾上点边,小编还蛮好奇这个节目会怎样 “带动一股风潮“。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个宣传视频彻底刷新了小编的三观:
这哪里仅仅是刷新三观
尼玛!简直三观都被摧毁了!
一直以来小编认为的电子现场是这样的
结果你告诉我是这样?
难道是我太肤浅?
所谓的 “电音节目” 没有提及一个 DJ 或者制作人
反而以各种流行歌手作为宣传噱头
当看到凤凰传奇的时候
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迎面而来…..
这已经不是跪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而且也已经有很多人吐槽过了,此刻我就想静静…..
在小编找到静静后,我们对该现象进行了深刻而严肃的讨论:
首先让我们梳理下这个 “ 盖世音雄” 是怎么回事:
“灿星制作与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的中国首档EDM音乐节目,以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电子音乐为节目主体,主打未来与年轻的力量。
《盖世音雄》导师:王力宏、鸟叔、庾澄庆、凤凰传奇携手黄子韬、鞠婧祎、黄婷婷、IKON、VIXX等打造一场最强电音秀。”
其实《盖世音雄》和《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一样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节目,《盖世音雄》的模板为印尼的 “ The Remix“,稍微瞄了一样小编立刻就顿悟了:这节目根本就是打着电音幌子的 唱跳歌舞秀....... 然而 The Remix 这节目很火这么久,并且吸引到国内节目制作组的注意,一定有其道理。The Remix 的主题就是将歌曲改变为 EDM 并重新演绎的唱跳节目,通过人们普遍接受的老歌和流行歌曲的再改造让普罗大众可以更加了解电音。小编看了一下这节目,发现 The Remix 的节目质量并不低,这节目里面不只有 EDM,还有很多不是那么 “土嗨” 的 Future Bass、Trap、Funk 等等(也不是说 4/4 拍就一定是土嗨,Trap 就一定不土,老司机肯定懂我的意思)。除了制作人给力外,整个节目是把歌手和制作人分为一组,在一定程度上给音乐人进行了推广,而且很多制作人在表演的时候不仅仅是表演 “假装在打碟”,竟然还有很多 MIDI 乐器的现场演奏,这在国内的非主流电子音乐现场都很少见。
以下分享几个 The Remix 节目的 Clip,大家看看大概就能了解小编的意思:
抛开其他不说,The Remix 其实是还不错的音乐节目,但小编认为国内的灿星要完全复制还是很有难度。据内幕消息透露,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制作人目前节目已经被韩国和国内的流行制作人接手..... 看一眼这些牛逼的导师,看一眼这演出阵容,看一眼凤凰传奇,看来《盖世音雄》很难复制 The Remix 的效果,虽然节目还没播出什么都无法确定,不过小编真心觉得这货会变成 ”土嗨“ 版的 《我是歌手》。
看过这些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多多少少都会觉得,这些节目都很类似。天朝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节目组要赚钱,赞助商要收视率,要保证收视率就得请大家都认识的明星,以至于大家都进入了这样一个套路。小编不是完全否定这些节目,但就像著名制作人谭伊哲所言,这样的节目其实都是在炒冷饭,没有新东西的话对中国的音乐发展完全没有帮助,更不要说走出去了。从 《盖世音雄》 的宣传片开来,这个节目有很大概率又被套路了,电音有可能从主打元素变成了促成节目的一个理由。然而《盖世音雄》把老歌和流行歌曲变成土嗨,会喜欢的只可能会是深夜狂奔的的士老司机或者广场上眉飞色舞的舞蹈大妈,这些人应该不是他们的目标群体。
然而要让普通群众接受的新东西不是没有。那流行音乐来说,吴莫愁的《90》就是一个很好的栗子🌰。
虾米:http://www.xiami.com/album/33990607
而拿比较 “非主流” 的音乐来说,中国的独立电子音乐已经走出了国门。这两年出现了很多带有浓厚中国元素的低音音乐,尤其是北京的电子厂牌Dohits 掀起了一股热潮。几张合集都带着浓厚的中国风味,什么眼保健操、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韩江花月夜、沧海一笑声等等都是大家听得懂得东西,但却完全是西方低音音乐的框架:
虾米:
http://i.xiami.com/dohits?spm=a1z1s.3521865.1997177593.2.iyF3eQ&from=searchsubject
还有新乐府的最新企划 - 调戏,将中国的传统戏曲融入电子音乐,传统与现代的水乳交融,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举了这些栗子🌰,就是想说明:经典的东西也能够在新的元素中重生,新的东西也能够产生共鸣,被人们所接受,只要你找对了方向,找对人。
码了这么多字,并不是小编觉得自己有多牛逼,只是为了表达一股蛋蛋的忧伤和失望。你要知道这种节目光请导师就价格不菲,听说王力宏一季 12 集就能够吸金 2000 万..... 这些节目组完全有条件做出更好的节目,但看起来更像烧钱。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节目并不会对中国的电子音乐氛围产生多大的影响,最多成为音乐人们茶余饭后的吐槽话题。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还是需要各位认真做音乐,创造新的表演形式,以及各位歌迷努力的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