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Music: 音乐能被推荐吗
无数的公司想学苹果,但无论学设计、学营销还是学管理,大家忽略了一件事:20年前苹果重生,靠的是——音乐产品。他们牢牢抓住地球上最有个性、最引领时尚的群体:音乐人。从今天开始,苹果的 Music 子页面(apple.com/music)展示的不是 iPod 系列硬件(中国页面还没改),而是变成了一个 APP,或者说一套全新的音乐服务。
苹果的风险来自国家政策(某国不引入)、本土化(iMessage 很难干掉微信或者日韩的 Line),还有用户习惯——两大巨头 Google 的 Songza 和 Amazon 的 Prime Music 去年已陆续尝试挑战过 Spotify 和 Pandora,只是现在挑战者换成了苹果。我们丝毫不怀疑苹果与 Beats 这两拨业内天才的设计水准,你能想到的,他们可能想得更远。
6人家庭月租$15的定价已经算价格战,假设苹果能获得匹敌 Spotify 的1500万付费用户,一年能带来20~30亿美刀收入,再假设音乐人分成比例与 iTunes 一样(近日传闻要改成2/8分),那年利润在$10亿左右,这对苹果来说相当于零花钱,苹果想要的只是能继 iTunes 和 App Store 之后,将音乐人和听众“套牢”在他们的生态系统中。

除了搬小凳看巨头厮杀大片,小编还特别感兴趣 Radio 类 APP 的共有问题——苹果重金挖来 BBC Radio 1 的现役一哥 Zane Lowe 大神,不过音乐能否被推荐?
之所以有此疑问,因为叉烧评测团队(录音行业知名枪手...)一直也会遇到——往往市场的选择跟我们预期不同。有时一款设备我们评测团队非常看好,小编恨不得买来自用,但市场完全不接受,有时我们评测团队不看好(但评测都会一视同仁地细致),但市面卖疯了...事实上很多行业标准级设备也来自意外,例如“老白盆”是 HiFi 设计师的失败之作、SM57 是摇滚厌恶者设计的交响乐动圈话筒...
突然有个恐怖假设——如果2004年有国内电台的 DJ 推荐刀郎、如果2009年有 DJ 推荐刚发布的《最炫民族风》、如果2012年有欧美 DJ 推荐刚发布的《江南 Style》,那这些 DJ 甚至有失业的可能...如果你是职业电台 DJ,作为精英的你离“大众”已经很远了。下一位人气歌手可能来自城乡结合部满大街播放的音乐、来自广场上大妈们的广场舞御用曲目、视频网站上大家疯狂的模仿、还有选秀节目上突然冒出的愣头青。
当然我们还是需要听股票分析来买股票(谁能保证你稳赚不赔)、听球评师分析赛况(谁能准确预测世界杯冠军)、看新闻联播分析中日开战的可能性(必有一战啊~)、看叉烧网分析同价位上水准其实差不多的设备,否则怎么打发无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