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后期混音自给自足, 秒上手!(上の篇)
如果你不理解混音与录音的基本原理,此时你进行人声的混音是件困难的事情。
请记住一首好的混音一定是从正确的录音开始的!
关于录音方面的小常识推荐大家观看视频:
《如何在家科学的录歌「中文字幕」》
人声混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歌曲的类型。(此次我们不考虑影视作品的人声混音,影视后期是个全新的知识领域)这次带给大家的并不是什么复杂深奥的技巧,而是一些常用的基本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在人声混音方面有困惑的朋友们。
我们主要从5个知识点进行说明:
1.音量与声像
2.均衡调整
3.压缩调整
4.齿音消除
5.效果
1.音量与声像
首先,混音从哪个乐器开始混?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不同的音乐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小编的习惯是先混人声,因为在混音中找到每个乐段间的平衡是非常关键的。而串联起不同乐段的声音元素一定是人声,它也是歌曲的灵魂。
在录音时你会调整不同乐器间的音量,这个操作也将会在混音时继续进行。一定要确保主唱的音量一直处在整首混音的最上方,伴唱紧随其后。
关于伴唱,其声像一般不会放在中置位置,而是放在左右两侧。混音中有很多乐器要置于中部,比如底鼓、bass、还有最重要的主唱人声。我们尽量不在中置声道放过多的声音元素,把音量让给最重要的人声。这样做对人声的清晰度,还有整首歌曲的声像平衡有很大的帮助。
有很多伴唱会重叠演唱很多遍,其中还分配了不同声部,如果每个声部都置于中部,就会缺失立体感,通常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声部放到极左或极右的位置,以此方法来创造出合唱的感觉。
小编制作的对比音频,请大家参考:
2.均衡调整
请记住,没有任何一种均衡调整方法适用于所有人声混音,具体声音具体分析。
人声均衡调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歌曲风格类型,还有男女歌手的区别。今天我们根据男女歌手在均衡调整上的差异进行说明。

WAVES Q10是我常用的 EQ 插件,当然你可以利用任意的 EQ 插件进行声音均衡的调整。
如果你对均衡器不是很了解,可以观看往期文章:
《拿什么拯救你的音色——初识均衡器》
下面列举些不同频段和频点的音色特点与EQ调节方式,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①女声:
- 100 Hz——低频
一般从100Hz开始进行低切,这样一些话筒架震动的隆隆声,风噪还有低频系统噪声都会被过滤掉。
- 150 Hz-350 Hz——女声共鸣
如果声音过于深闷或者偏薄,你可以选择衰减或者提升此频段
- 800-1000 Hz——鼻音
适当衰减此频段来减少鼻音
- 3 kHz——清晰度
提升3-3.5kHz可增加女声清晰度,应使用参量均衡器较低Q值。
- 5-8 kHz——齿音,丝丝声
S,T 声音常出现的频段,应使用参量均衡器较高Q值,消除齿音
- 10 kHz——空气感
你可以使用搁架式均衡进行10k以上的高频统一提升,这会带来更多的空气感和现场感。
②男声:
男声的频率特点与调节方法与女声大致相同,但调整频率并不相同。
- 80 Hz——低频
- 125-350 Hz——男声共鸣
- 800-1000 Hz——鼻音
- 2 kHz——清晰度
- 5-8 kHz——齿音,丝丝声
- 10 kHz——空气感
③伴唱:
- 120 Hz——伴唱共鸣
有许多伴唱声中存在我们不需要的频率,如果伴唱都是男歌手的话,会在120 Hz产生过多共鸣,较多低频影响主唱或其他乐器的清晰度,运用较小的Q值进行100-120 Hz范围内的衰减。如果换伴唱是女歌手的话,共鸣的范围一般在 200-240 Hz。
- 200-300 Hz——浑浊音
多个人声重叠的情况下很容易在这个频段产生浑浊音,用适当的Q值对频段进行衰减。
- 2.5-4 kHz——临场感
如果因伴唱过多导致的声音过于靠前,你可以衰减此频段。反之如果声音过于靠后,也可以提升此频段获得更多临场感。
- 5 kHz——清晰度
用较小Q值提升这段频率,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声音。
- 6-9 kHz——齿音,丝丝声
S,T 声音常出现的频段,应使用参量均衡器较高Q值,消除齿音
小编针对一些频段的调整制作对比音频,请大家参考:
最后小编要说,这些频段有些非常宽范,你应根据不同的人声在频段范围内找到不同频率点进行调节,在对任何声音进行均衡调整时一定要记住,应该多使用你的耳朵去听,而不是经常用眼睛盯着屏幕上的参数变化。
下期会为大家讲解剩下3个人声混音常用知识点,大家敬请期待呦!
往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