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再续:MPC Studio

/ 阅读:1103
作者: 老李真二

这是小编加入叉烧后分配的第一篇评测,有点小紧张,希望父老乡亲轻拍...但当知道所测是 AKAI MPC 时,身为Hip Hop 脑残粉和专业(专门业余)说唱制作人的小编还是忍不住狂吼“药药药~切客闹~黑喂狗”!!

稍微了解过说唱历史的,肯定对说唱神器 MPC 有所耳闻。从1988年第一代 MPC-60 推出后,MPC 迅速成为说唱制作人不可或缺的装备,耳熟能详的制作人包括 Kanye West、Dr Dre、Peter Rock、DJ Premier、9th Wonder...都是 MPC 出名的用家。可以说他们的制作奠定了整个说唱音乐的意识形态。因此 MPC 和说唱音乐的发展可以说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让 MPC 上升到了一种文化现象。

经过近20多年的时间,AKAI 至今为止推出了将近10多款的 MPC。直到去年,AKAI 首次发布了2款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新世代 MPC:MPC Renaissance 和今天要评测的主角 MPC Studio。话不多说,直接上机操作。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yNTM1NzIw.html


(图片点击放大至 1280 x 960) 

外观篇 ▆▆▆▆▆:由于体积限制,面板布局显得非常紧凑,但五脏俱全。控键延续传统左中右三路格局。整机由上下两块拉丝铝合金板块拼接而成,完全没有其他 MPC 砖头般的感觉。

银色成了这次的主色调,也是 MPC 系列第一次以银色为主色调。有点类似铁甲威龙里那身铠甲的感觉,视觉上有很强的科技感。(以往印象深刻配色还有 MPC1000 擎天柱配色,和经典的 60、2K、3K 的雪糕筒配色)

强打的就是携带方便,AKAI 在便携性上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最直观反应在尺寸和厚度上。整体造型采用早期 MPC 的正方形设计(最近几代都是长方形)。整机最厚的地方也不过2厘米出头,比我的 Macbook Air 还轻薄,简直就是 MPC 家族中的苏菲弹力贴身

中间部分,占据整个面板将近3/4空间的,是 AKAI 最应以为傲的 4X4 布局打击垫。可以说 Pad 是MPC的命根子,AKAI 无论如何也不敢把自己命根子给割掉,因此你看到 MPC 任何款——无论体积大小——Pad 的尺寸上都是近似 3cm x 3cm。

显示屏同样延续着传统尺寸,整个屏幕被一块坚硬的亚克力(有机玻璃)包围,屏幕的分辨率从 2500 的 240x64 提升至 360x96 像素,显示效果更为细腻(美中不足的是屏幕角度不允许调)。

屏幕以蓝底灰字的显示取代传统的黄底黑字,诡异的配色这让用惯了老型号 2500 的我多少有些不适。

 

右边部分,依惯例排布了各种功能:选择操作按键、走带控制栏。老用户能很快认出大部分功能,为数不多新增按键功能也不复杂,快速上手应该不成问题。值得一提,以往 Pad&Mode 模式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一排 Mode 按钮,减少了模式选择的步骤,操作更为人性化。左边分布的是 Q-link 控制旋钮。这三大块的分布格局从 MPC 诞生起就没更改过。

背面板的布局清楚明了,依次是电源开关、USB 连线、和 MIDI I/O。不得不把他的同门师兄 MPC Renaissance 拿出来对比。这两款都是软硬结合的新世代 MPC,Studio 可以看成是 Renaissance(文艺复兴)的便携移动简化版。他们最大区别在于 Studio 把所有的音频接口给移除,因此 Studio 的音频输出完全依赖电脑。

 


 

手感篇▆▆▆MPC 的用家一定对手感这词相当的敏感。每款 MPC 产品的打击垫触觉多少还是有不同(坑爹的 MPC1000 早期版本推出时打击垫还是坏的,要用户自己升级)

可能由于机身薄卡槽浅的原因,给我感觉击打时一下 Pad 就触到底,没有往上反弹回来的力,因此感觉有些生硬。做 Live Drumming 敲久了可能会有疼痛的感觉。不过打击垫的灵敏度可在软件里设置,你能调整出一个适合你的击打力度。

Pad 可以触发采样,发送 MIDI Note 信号。带有力度感应和背光LED力度感应功能。背光的颜色随击打的力度产生不同的变化。总结来说,以最经典的 2000XL 的手感来和 Studio 对比,就好像你左手抓到一个隆了胸的假奶子右手则抓在了苍井空的......

转轮采用扁平设计,类似柿子形状。开始我还产生顾虑,因为数据转轮在操作上的使用频率很高,导航和参数选择基本都使用他,因此操作的流畅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转轮是否好用。

上手后我才知道自己多虑了,转起来那叫一个溜啊!扁平设计高度低,推动时手指易于发力。内里有密致的线条突起纹路,增加了手指与转轮接触的摩擦力,我这种极易出手汗的在上面都不易打滑。还有个优点就是转动时非常的安静。(2500 转起来像开了台发电机一样)

Q-LINK 部分也采用了相同的转轮设计,可是整整比数据转轮小一圈,尺寸缩小造成了纹路也缩小,因此能按到地方几乎集中在中间突起光滑部分,转起来有些费劲,即使有触感功能,真还不如中规中矩上旋钮。


 

技能篇 ▆▆▆▆▆:自从诞生以来,MPC 就凭借操作的简易性和强大的采样编辑功能在市场上独占鳌头。AKAI 新推出的新系列明显是冲着 NI Maschine 而来,MPC Studio 是一个 软件+硬件 的产物,不像以前是集采样器和音序器为一身的独立硬件,而更像 MIDI 控制器,不仅继承了硬件的操控设置和布局,还延续了经典的硬件控制感觉。

MPC Studio 还借助了电脑完成了操作过程全程可视化操作,克服音频格式限制和效果拓展性差等缺点,保留了经典操作方式和打击垫设置。MPC 并无放弃老的用户群体,他把传统的操作流程完全移植到 Studio 和 Renaissance,所以想体验 MPC 经典操作流程的用户可以放心购买使用,也让从软件转为硬件的朋友有更快的适应能力。

随机器附赠了三张光盘:MPC Studio 软件、两张音色拓展盘。AKAI 附赠的音色非常出色,拿到机即可使用快速投入创作当中。附带的软件版本是1.1,支持 Mac/PC。安装完成后会有个简单的注册,完成后既可正常使用。软件最新版本是1.5,直接点击升级即可。 

 MPC Studio 必须连上电脑打开软件才能使用,要不只能当切菜板切菜用了。软件使用过之后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应该是我上手时间最短的软件。绝大部分功能都可以在硬件界面上找到对应的按钮操作。

注意有些键的下面还写有标识,这代表这个按键有第二种功能与它对应,通过按 Shift+按键 可以调出这些功能。换句话说,你眼睛可以完全离开电脑屏幕,不必在电脑上用鼠标逐个点击,只用硬件上的 LED 显示屏和在硬件面板上来完成所有的操作,我想这应该是很多人所要追求的硬件操作感觉,没问题,Studio 满足你。

如上图我把软件分成了4区:

一、文件存储区

在这区块中进行文件的浏览、选择、读取。Studio 提供5个文件夹 FOLDER 1-5。可以把每个文件夹打开路径设置为电脑中常用的文件夹路径。下面一排的按键是文件种类选择过滤按键(FILTER)。MPC 一般存储4种格式的文件:

  • PROJRCT(工程文件,其它三种类型打包一起储存)
  • SEQ(Event在轨道上的位置信息,并不包含音频信息)
  • PROG(多个音频采样集合放在起一起的组合)
  • SAMPLE(单个音频采样) 

使用选择过滤功能可以让软件只显示你需要寻找的文件类型。以上都是文件浏览中AKAI做出的非常人性化的设置,十分轻易寻找并且载入所需文件类型。

二、走带控制区

与一般走带控制无异。播放,暂停,录制。用硬件面板的走带控制会比软件里的方便。

三、参数设置区

左边的模块是选择 Q-Link 控制,共有16个旋钮。硬件面板左边的5个小转盘就是专门用于控制 Q-Link。由于体积限制不能像 Renaissance 一样把每个旋钮都在硬件面板上排列出来。因此使用了分组控制,最上面标有 SCROLL 的转盘用于选择组别,一列4个 Knob 一组。选定列后在硬件面板上通过下面4个转盘来控制所对应的 Knob。Q-Link 转盘可以设置实时控制音调、音量等多种参数。硬件面板 Q-Link 区域下方别是删除和 Note repeat 功能键。

重点说下 Note Repeat,按着它同时再按 Pad 可以按设定的时值来重复播放 Sample,这功能常用于 Hi-Hat 上,特殊用法可以制造出类似激光枪扫射的快速击打 HI-Hat 效果(时值设置在32以上)。

中间就是 Pad 设置区,可以设置多达8个Bank。采样可以从1区直接拖到 Pad 上来加载,软件好处就在这,能支持多种格式:Mp3、Wav、Aiff 等等,不像以往的硬件只认一个 Wav。

四、编曲区

类似传统 DAW 可以用画笔来写音符,或实时击打的 Pad 信息都可记录在这。可通过回放来编辑调整,这就是软件的最大好处。他能直观的看到每个音符信息,可以通过打击垫输入完后再软件上进行微调。不仅如此,它还支持 VST/AU 等多种格式的插件,并且自己也可作为插件加载进别的宿主当中,功能非常的强大。我想这就是 AKAI 最大的目的,让软件来弥补以往硬件产品的的劣势。


 

==  AKAI MPC STUDIO 简评 ==   

 

有几类人适合使用 MPC STUDIO:

  • 患有颈椎病与肩周炎的音乐人,MPC STUDIO 足够轻便,不会造成负担;

  • 久仰MPC大名的,MPC STUDIO 保留了MPC硬件的所有操作流程,不用担心感受不到正宗MPC的感觉;

  • 不想买停产十几年的二手 MPC,直接想买最新型号,Renaissance 价格太高,99%的功能 Studio 都有;

  • 厌倦了一直对着屏幕点鼠标,想试下硬件的,MPC STUDIO 软硬件都能操作,随时想换就换;

  • 一直在用老款 MPC,突然发现:靠, 一下从石器时代迈向了21世纪。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便利。

而我就是属于最后一类人。

 

外观 ▆▆▆▆▆
技能 ▆▆▆▆▆
手感 ▆▆▆▆▆
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