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Cubase人声切片技巧)
编译:Picker 编译自Sound On Sound 2014年11月刊 原著:John Walden
Cubase拥有制作流行或EDM人声切片效果的所有工具。---John Walden
在几乎任何当代流行音乐中,尤其电子舞曲中,你会发现人声采样技巧有多么常用。采样可以干很多事,但最常见的是 作为“特效”---用来抓住听众,并产生节奏性的记忆点。这种做法从采样技术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当然了,要做到这 一点,你可以只依靠在Cubase的工程窗口(译者注:就是能看到音频块的那个主界面)里爽快地切来切去,但还可以利 用Cubase提供的各种有用的工具更快地做到。
用自带的Groove Agent(译者注:国内称为虚拟鼓手)
我发现最快的方法是用Cubase自带的鼓机,Groove Agent(SE4或ONE)。虽然它的设计初衷是鼓,但它能让你载入任何 采样并对应到每个鼓垫上。所以,干嘛不拿来触发人声片断呢?
Groove Agent还能导入Cubase Sample Editor的hitpoint切片,并自动映射到一组连续的鼓垫上。这个功能本意是用来 把鼓Loop切成片段在鼓垫上演奏的。虽然切人声需要事后微调一下,但可以用同样方法把一段人声的每个字或词,快速 映射到Groove Agent的鼓垫上。切好后,就能把歌词玩弄于股掌之中了,在鼓垫上,用手去触发,股掌。。。
这个方法分两步:1,映射人声切片,2,尽情发挥创造力。

(Sample Editor的Hitpoints功能,不仅能识别鼓,还能识别人声。)
好刀功!
先挑一段人声来切,不用整首歌人声都切,挑一个关键句或有亮点的句子(译者注:欧,欧,欧,欧欧,欧巴江南Style !)最好先把这段人声该修的修好再切,例如音准和节拍。
选好了后,双击这句打开Sample Editor,选择Hitpoints栏,然后调节Threshold阈值,使每个音头(一般是每个字的字 头)都被识别成hitpoint。这里鼓loop的调整要简单些,因为鼓点的音头都很明显,识别起来比人声更容易,而人声是 最不易识别音头的。
一般要把每段切片都听一遍,确保识别准确。可以打开Edit Hitpoint选项(小箭头图标),把鼠标悬停在一段切片上, 鼠标会变成一个小喇叭,这时点击并按住左键即可试听切片是否正确。
我们的目标是每个字头都有一个hitpoint。自动识别功能应该能轻易分开一些单字。但遇到连读的几个字时,或一个包 含多音节的英文单词时,可能需要手动调整。包含多音节的英文单词可能会被切成好几份,这时只需要删掉单词中间多余的 hitpoint即可。但有时这种“错误”反而是很好的。事后若想重现这种“错误”,只需再识别一次就又出现了。
这些hitpoint可随意移动、添加和移除。所以调整是很快的,但最好调细致一些,因为越精确,在Groove Agent上演奏 起来越容易。鼠标移到一个hitpoint的顶端时,鼠标会变为双箭头,这时按住鼠标可拖动hitpoint。按住Alt键 (Windows)或Option键(Mac)再点鼠标就可添加hitpoint,移除则是在hitpoint处按Shift键。当hitpoint都摆好后, 在Hitpoints栏里选择Create Slices选项。这时原先的音频Event会被一个音频Part取代,在这个Part里就是那些切片。

(Create Slices后,可从Audio Part Editor里全选,拖进Groove Agent中。)
上垫子!
现在可以把这些切片拖到Groove Agent里了。在VST机架里加载一个Groove Agent,并创建一个属于它的MIDI轨道。然后双击刚才的Part来打开Audio Part Editor,点击任一个切片,Ctrl+A/Command+A(Windows/Mac)全选,然后用鼠标将这些切片拖到Groove Agent 的任一个空的鼓垫上,松开鼠标,所有切片就会按顺序排满这些鼓垫。现在所有切片都可用不同的MIDI音符来触发了。

(导入Groove Agent后,每个切片都在单独的鼓垫上,可以各自单独编辑。)
发挥想象力!
纯技术部分讲完了,下面开始爽了。如果你只想用MIDI来触发这些切片,直接在Groove Agent的MIDI轨里乱点一通吧。其实这已经很爽了,你可以做常见的断句,打乱歌词顺序,挑几个字然后按照某种节奏不停重复也是个好办法。但你很快就会无聊,所以不要错过Groove Agent SE4或Groove Agent ONE自带的一些更牛叉的效果。如下:
无论是Groove Agent SE4还是Groove Agent ONE都可以生成MIDI序列,并可以拖到轨道里。你可以用序列来回放鼓垫上的切片。编辑这个序列来达到有意思的效果。但注意,在生成序列之前,要将Groove Agent的速度设置的跟歌曲速度一样,否则拖出来的MIDI序列会不同步。

(在Groove Agent SE4的Slice栏中,鼠标按住右下方的小方框可将MIDI序列拖进宿主,Groove Agent ONE也有类似功能。 )
如果你有这首歌鼓的MIDI轨(做个流行或EDM一般都有吧),尝试用它去触发几个关键的字词切片,听起来会像一个人声采样Beatbox。可能需要花点时间来决定哪个切片当作军鼓,哪个当地鼓、踩镲等等。这些声音都要够短,所以不要挑太长的字。最有意思的是在歌曲进行中,突然将鼓的某一小节静音,换成这个同样节奏的人声鼓。
假如Groove Agent上还有些空闲的鼓垫,可以将一些切片复制过去,但把它们的参数变一下,比如变调、声像、反向播放等。把这些元素添加到你的节奏中去。
Groove Agent允许对每个鼓垫的参数进行自动化控制。因此,在之前的基础上,尝试对几个关键字词的鼓垫参数进行自动化控制,例如声像和音高,从而增添一些变化。如果你有一个不错的MIDI控制器来代替鼠标画自动控制的话,这种方式非常容易制作有意思的效果。

(Groove Agent有大量可供实时自动化控制的参数,如改变声像、音高等。)
最后,将这些切好并编排好的切片段落导出成音频,然后,双击这段音频,用VariAudio(译者注:Cubase自带的修音准功能)来玩一些音高变化。变化可以轻微,也可以夸张。这样调音高的好处是不会改变音频的速度,并且VariAudio会保留音色的共振峰一致(译者注:Formant即共振峰。一个调高八度的男声,听起来并不会像女声,而是像花栗鼠,就是因为男女的共振峰不同。VariAudio会自动调整共振峰),音色会自然很多。
当然了,以上所有的都只是建议。只要准备好了切片,你完全可以放任你的想象力驰骋,尽情实验,带节奏的、结巴的、断断续续的、乱七八糟的等等,各种人声切片的老戏法随你玩。
我在Sound On Sound上放了一段音频示范,主要是一段8小节的人声,带一个简单的伴奏。先听到的是一段原声,后面还有五段。段与段之间用1小节鼓Loop隔开。我用了很多文中讲到的方法。当然,你也可以在我的基础上再进行变化。但这个例子足以展示我们可以做成什么样。(译者注:以下为示范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