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对于音色的判断能力

/ 阅读:633
作者: 新来的

我自己搞点录音混音什么的,在混音方面,有个自己比较习惯的习惯,就是先弄人声,做好人声后再慢慢搭上其他的乐器,平衡点就靠人声来支撑了。这样做我觉得有个好处,就是整个比例会比较平衡,容易控制方便搭配。但是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一开始如果人声的判断失误的话,比如说人声稍微做闷了,后面混完整个歌曲都会显得闷,就因为一开始没有判断好。。请问大家有跟我差不多混音的习惯的朋友吗?有什么好招解决这个问题吗?或者我的做法可以怎样改进一下呢?多谢大家~

  • 我和你类似的习惯,稍微有些不太一样就是,我会先稍微简单处理一下人声,比如控制一下动态,或者很简单的调节一下频率(处理成想想的大概的样子)。然后放着人声开始混其他轨道,最后在细致处理人声的效果。我感觉混音就是反复推敲的过程,先想象声音的样子,然后去实践操作,然后在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在操作到自己想象的样子。这样反复操作。可能你开始的失误到最后是有可能修复过来的。我说的也不一定正确,不过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韩同学 评论道
  • 感谢小韩同学,你这样说的话那我就跟你真的差不多了,我的人声也不是一直都不动的,只是幅度相对来说会小很多而已。。看来还是要多混啊。。再次感谢~
    新来的 评论道
  • <p>每人编曲有不同的习惯,例如贾轶男或捞仔会从吉他编起,王力宏可能从人声和键盘编起,我可能从鼓编起。</p><p>但混音可能流程比较统一,人声是整体框架的一部分,如果要拿捏好整体框架,最好是从鼓混起,鼓和打击乐声部一出来,高低频架构的“总框架”基本打好,然后可以往里面放东西就比较方便了,只是里面东西的大小或重要占比程度。</p><p>如果是先混人声,我觉得与先混吉他、先混钢琴、先混PAD的性质是一样的,他们都是整体的一部分。</p><p>对于个人习惯,我觉得如果后期怎么调都有问题,就往前推一步,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习惯。</p>
    飞飞 评论道
  • <p>&nbsp; 看个人习惯,我个人习惯性把人声也看成一种元素,更像是处理一种音色一样处理人声。</p><p>&nbsp; 我会更多从结构上去混,不需要特殊效果时很少大动效果器。<br></p><p>&nbsp; 如果觉得闷或者杂乱,首先我会尝试检查元素之间是否冲突,比如我把人声当成元素A,那么和元素A最接近的元素B,音色和A是否有冲突,音符和A是否有冲突,然后再考虑元素C等。</p><p>&nbsp; 以上这些考虑的差不多,开始尝试简化各个元素,让它们之间能取得比较好的共鸣感或者说听感,其实比如说一个PAD音色,有时候你觉得闷,不一定是EQ的问题,你可能怎么调EQ都觉得闷,这时候不妨考虑下是否音符太多。</p><p>&nbsp; 如果各个元素之间一起只用5个音符就能表现情绪了,那么你用了更多就可能过了,这个时候动EQ有可能并不能让你觉得不闷,因为从一开始给你的听感上就过了,这个是EQ削不下来的人耳的感受。</p><p>&nbsp; 总之我混音的时候,一般EQ和Comp都尽量少动,除了一定要做低切或者高切或者特殊效果,大部分时候优先从编曲是否合理或者过于丰满来考虑协调,其次是声像的摆放。</p><p>&nbsp; 把人声也当成乐器,各个乐器之间的音符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且和谐的表达出了情绪,辅之以必须的一些低切或者高切,可能搭配一点压缩,我觉得就已经是比较成功的混音了。<br></p><p>&nbsp; <br></p>
    冷大仙 评论道
  • <p>感谢感谢~我再好好研究研究~</p>
    新来的 评论道
  • <p>话说飞飞。。是不是应该考虑在每个人的回复里加一个讨论的功能?否则就只能看看了。。不太利于某个点的讨论。。。</p>
    新来的 评论道
  • <p>先混人声确实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一开始单混人声觉得合适,其实放到整个背景里就会闷。一个合理的人声,单拿出来听其实是不那么自然的,会比较亮(但不是齿音的刺耳),低频较少,中频较多,而放到整体里,就觉得刚好,因为镲片、弦乐、吉他、合成器等富含超高频的乐器会使人声显得闷,所以要互相靠一靠。</p>
    Picker 评论道
  • <p>比较通用的混音顺序是:</p><p>第一轨 bass</p><p>第二轨 底鼓</p><p>第三轨 军鼓</p><p>然后是铜鼓和其它打击组</p><p>然后是各种镲片,高频打击乐</p><p><u>以上为打击组</u></p><p><u><br></u></p><p>下面是吉他,钢琴,弦乐</p><p>然后是pad,lead,独奏乐器</p><p>到这里为止是<u>音高乐器组</u></p><p>视配器框架不同,还有木管铜管,各种民族乐器等,也可以拆分成两到三组。</p><p><u><br></u></p><p>再然后是各种音效,合成音色,非音高乐器等,也可以单独列一组</p><p><br></p><p>最后是人声和各种副人声,伴唱,人声效果等,独占一组</p><p><br></p><p>大概构思好整体风格后(可以找些参照曲目),先分别把每组乐器混毕(尤其是音量比例、压缩和EQ避让),再以组的单位混合,最后结合整体风格进行单轨调整</p>
    柒先生 评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