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ares 发布 Auto-Tune 7

/ 阅读:738
作者: 断剑

虽然乐展是去拿资讯,但作为一个高龄新闻工作者,我并不认为新闻可以改变什么,无论 Pro Tools 9 或 iPhone 推出时有多么轰动,用过后也就那样,我认识国内的一位编曲大师,还在用 Pro Tools 7 和诺基亚手机。更重要的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如果把中国叫做山寨大国(我们似乎也乐意这么自嘲),德国我想能称之为“品质大国”。展会上与美国厂商聊天,美国人除了吐槽德国人死板、“To The Point”、另一方面又很佩服德国制造,无论汽车还是音频设备。我思考了一下,德国人是干一行爱一行,美国人是爱一行干一行,中国人是干一行混一行。

今天不谈其他方面,只谈乐展,因为德国乐展的组织方与上海乐展是一样的,是同一个组织在不同地方的活动,所谓“南橘北枳”,我们简单写几条(图片点击放大)

1、可以带宠物。带的人不少,各种狗狗...另外还有很多残疾人(没拍,觉得拍他们不礼貌),德国设施非常完善,残疾人出行没有任何困难(中国的残疾人最好躲在家里)。

2、免费供应啤酒无论我什么时候路过这里,这条队伍始终保持在十米以上,他们也喜欢蹭免费的...不愧是“啤酒之国”,不时就看到满脸通红的老外在逛展...在超市里我惊奇的发现啤酒比矿泉水还便宜(不过矿泉水真不便宜)...

3、免费按摩。在多个展馆的入口,都有专业按摩师(轮班制),有些按摩MM还很漂亮...犹豫了几次都没敢去尝试...

4、便捷的电动过道。法展的场馆(展馆群)比上海展大,但完全不会走断腿,因为电动过道穿梭于每个展馆之间,因此逛展也就是上下楼和出门抽烟走的多。值得一提是轨道交通很方便,地铁直接到展馆中心(而不是到展馆门外),一下地铁,基本就上馆内的电动过道了

5、干净。这个干净并不是由于清洁人员多,而是因为自觉,因为没见过几个清洁工,直到最后一天人多的时候有些脏,但依然维持的不错,国内的展会第一天就满地报纸和资料,法展最后一天也没有见到,最多是垃圾桶旁满地烟头。

6、安静。去过国内乐展,你知道在馆内打个电话是不可能的,根本没法听见。在德国展上,我惊奇地发现可以在馆内打电话...即使在打击乐馆和扩声馆,会有工作人员拿个声压计抽查测试,国内也有,但“执法不严”,工作人员走后继续吵死人。

7、禁烟令。北京的室内禁烟令一出,我就知道没戏。在德国,抽烟真是个很大的问题,禁烟纳入法律法规,首先全国统一管理,大街上没有烟店,要买烟只能去售烟机,无论什么烟,一律5欧——有钱还不行,还得刷身份证。因此我在大街上抽烟,不断有年轻人找我要烟(有一次还是很漂亮高挑的MM),因为他们还没有身份证。

另外是执法必严,酒店和餐厅不让抽我理解,我在火车站旁边的小破土耳其饭馆吃饭,居然也不让抽。最后一天我们住的郊外旅馆,打扫人员发现有一丝的二手烟味,写了个条罚款150欧元。不过他们相当信任你——结账时前台问我们是不是罚了150欧,我们说没有,他就让我们走了(我是该说他们SB,还是该内疚呢)...

如果你要去德国一周,记得带两条烟。PS:展会外面的每个桌子都有一个烟缸,在中国,一个上午就被大妈们拿走了...

8、工匠情结。在中国卖产品,很重要的一招是“国家免检”、“钓鱼台直供”、“人民大会堂指定”云云,在欧洲,你要卖的是你的工匠品质与历史感。下图是管乐馆门口的作坊、我们还能看到钢琴馆的钢琴作坊,甚至连吉他音箱的 Marshall 也要玩这招。制作音乐与制作乐器,都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9、跨界营销。在广场的中央,除了有各大吉他厂商的户外展示区,还有...还有 OPEL 的展区...一开始还在想是不是卖车载音响——不是,就是纯粹展车,全是两箱小车,非常适合年轻音乐人出行。PS:OPEL 历史悠久,德国的第一条汽车流水线不是BENZ和BMW建的,而是OPEL,从此德国车进入量产时代。

10、软件厂商。在国内乐展绝对看不到软件商,但最重要的软件商都在欧洲,包括本次展会的 FL Studio、这里的 U-HE、还有 Softube(但 Native Instrument 据说从不参加乐展,Ableton 和 Propellerhead 也没参加)

11、萧条的钢琴馆。在国内,每年最大的展位都是钢琴企业。我还有个数据,国内十大音乐设备公司,全是钢琴商(并且有8家是国企)。但是,在钢琴发源地的欧洲,绝对想不到的是,钢琴馆如此萧条,面积只能占到一个馆内一层的1/3,而且还没什么人新闻已经说过。

与之相反的是手风琴区超火,但主要是中年人与老年人。那欧洲的小孩和年轻人在玩什么?——电子鼓!罗兰与其他电鼓展位总是络绎不绝的小屁孩,但小孩对传统架子鼓鼓好像不是很感冒,主要是太吵,德国人对噪音非常敏感。

 

12、自由的时间。国内乐展通常四点半下班是常事,五点就清场,法展我们每天逛到六点,好像厂商与观众还不愿意走,继续聊——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想走就走,我最晚走的一天是六点半,不知道最晚可以到多久。

另外就是最后一天闭馆,通常国内是中午开始打包,两三点就能走人,如果你最后一天过去,通常你只能在十点到,逛两小时,但德国展的最后一天,大家不慌不忙,下图的罗兰展位是晚上六点半拍的——还没有开始收拾!大家不慌不忙地聊着天,但罗兰对面的国内展商已经全部打好包了,这效率...

13、家具级展柜。由于展会每年就几天,每年的布置可能还不一样——展柜做这么好干嘛?在德国,例如下图的 Tascam 展位,全是家具级的展位,完全没有化学材料的味道,用料与做工比宜家的还好!PS一下,上海展与北京展,场馆地毯都是超薄的,用完就扔,德国展的地毯是豪华级的。

14、休闲。看到这些凳子你只能感慨欧洲人太闲了...谈生意都很闲,难怪要破产,中央广场的一测有免费的沙滩椅,如果不是最后一天人太多,平时你几乎都能找到位置,对于我这种高龄颈椎病患者来说,真是要感动哭了...累了我就过去躺一下(就差太阳了),对了,在中国,这些沙滩椅一个上午就被大爷大妈收走。

 

15、奇特的乐器。以前只能在新闻中看到,现在能亵玩了...左边是一个电子弦乐器,一个音符触发器,圆筒是因为两头整合了音箱(其实也没什么创意,但就是没见过...),右边的HAKEN琴,其实琴键上是一块布,通过按压布产生不同的力度变化(手感可怪了...)

 

16、儿童乐园。由于钢琴馆太小,整个馆有1/3是数码钢琴展位,还有一个相对对立的区域,便用来做儿童乐园了,有些由家人带着、有些是学校组织,这才是“音乐教育从孩子抓起”(国内是“政治教育从孩子抓起”)。里面的玩具见这篇新闻,总之我都觉得很好玩...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慨...




好吧先说到这里,像我这种出国少的屌丝只能不断感慨,也许资本主义国家的阴暗面我还没时间发现(好吧,汉堡和薯条我实在吃吐了~),也许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我疏于留意,但真的觉得差距不小,请大神们指点~

Antares 发布 Auto-Tune 7,世界级专业修音准软件,新加入时值修正功能,采用第二代Evo声音处理技术,更加强大。

支持VST、RTAS和AU格式,价格为399美元。TDM版本将稍后推出,价格为64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