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大法“发声屏幕”能淘汰音箱吗
作为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音乐”的敌人很多,看电影、打游戏、打球、刷微信都让你“没时间听歌”,当你有时间了,“音箱”也面对不少敌人,以前我们以为有耳机、电脑集成喇叭等,但近年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新物种出现:
连灯泡也可以(中间是喇叭)
不过以上方式,发声方式都一样
依然是橡胶振膜的振动,只是振膜小点
别以为穿上裤子我们就不认识你~
不过,SONY 在上周的 CES 上展示了一个新技术
这次发声的方式不一样了:
Acoustic Surface
我想是翻译成“声学界面”或“发声屏幕”
整个屏幕,都是发声单元
可能少数朋友接触过“平板音箱”,之前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耳机或高音头会见到的“静电单元”或“平板磁膜”,
另一种是“平板共振”,通过发声体带动金属板或塑料板振动
利用同一个原理,前几年有众筹产品号称
“能将所有东西变成音箱”
SONY 可能是这种方式,只是之前没有人这么玩过
另外索尼要解决液晶面板振动对图像的影响
之前小编用过平板音箱,高音、中音没有明显问题
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音量小、低频不足
“音量大”之前意味着声音的“振幅大”
音箱开大声时,我们能用眼睛看到低音单元在振动(但高音头你看不到它在振动),因为发声体需要“前后振幅”够大才能发出更大的声音,你很难想象:
屏幕前后要出现强烈的振动
而对于低频下潜,之前小编用的平板音箱可能还下不到 200Hz,这种缓慢的振动需要振膜有点韧性、无论用塑料还是金属板都能满足一定要求,但...
屏幕是玻璃,小弯曲都会碎
“发声屏幕”可能从元件层面不会坏,但不知怎么解决以上问题
SONY 当然知道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就不叫 SONY 了
小编还是相信他们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
如果技术成熟,早期“发声屏幕”取代的不是顶级音箱
但能取代电视和电脑的“集成音箱”
(家里又能整洁不少 ~ )
小编最关心的是手机,不光耳机孔可以消失、
以后连“喇叭孔”都可以消失...
当然,发烧友会比较关心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