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小试 2012 Macbook Air
由于之前已经评测过 2011 的 Macbook Air,这里就不再浪费口舌介绍外观功能什么的——我们直奔主题:2012 款 Air 到底比 2011 款提升了多少。
(图片均点击放大)首先是包装上的变化,以下两款都是 Air 13寸低配,黑色包装是去年的款,白色是今年的。
包装依然简单精致,我想大家会逐渐习惯没有光驱和光盘,99年苹果在 iMac 上第一个取消了软驱,大家都觉得它疯了。
电源的小变化,上面新电源是 14.85V/3.05A,下面旧电源是 14.5V/3.1A。比较奇特的是充电器的接口换了,不兼容以前的Air,有人觉得尼玛苹果坑爹,我觉得6000亿美金市值的苹果不至于差这么点钱,现在的电源接口更薄,可能在为以后的超薄机身而设计。
我比较烦的是以后我不能侧躺在床上看电脑了,新接口采用09年之前的设计,比较容易脱落,不小心碰掉很多次了。以前用 11 款就很少出现。
下图还可以看到USB接口的固定方式有变,USB2是两个金属点固定,USB3(第一次看到不是蓝色的USB3接口)是整一片金属条固定,更稳。据我一个月来的试用,接Mbox、M-Audio、西数硬盘、USB1.1的旧硬盘和U盘都没出现任何问题,微博上有人反映有问题的,我还没遇到。
还有一点,新电源的线材变粗了,而且更硬一点,影响不大。
触摸板的颗粒也有一些变化,感觉更加顺手(以前Macbook 容易出现触摸板问题,换过两台 Macbook Pro 都有,去年的 Air 没有,希望今年也没有)。10.8加了个别新手势,影响其实也不大。
硬盘的性能对比,读取快了一倍(左边是11款)。
CPU与图像方面,这是我升级的最重要原因,以前打开Photoshop一不小心就挂死了,现在流畅了很多,还有以前打开Flash比较多的页面也容易挂死(因此我卸了Flash,要看视频时打开Chrome),iStat 显示CPU几乎就满了,风扇狂转。现在我做去年的工作时,CPU真是一次都没有满过,打开网页也不会挂死,CPU貌似从来没有持续地满过(当然,我还没敢用Air来剪视频)。
其他值得一说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720p高清摄像头(虽然我几乎不用,打开看了一下还行)。例如 WIFI,还是802.11n,但接收能力不同,以前我把Air拿到厨房是刚好没信号的(路由器在比较远的客房),现在厨房上也能上网,这点大赞。
电池方面有些争议,网上有说续航变弱了,我和同事打开两个本一起工作,他用完时我还有50%(当然,我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但有一点必须要提的是充电时间快了很多,很明显,没有计算,直观感觉起码能快1/3。
最后,必须要提的是音频性能,上一次 Air 评测中我们看到去年它跑PT10的演示曲(50轨左右标准工程,插件不少)是128个Buffer Sample(2.8毫秒),现在是令人不可思议的32个Sample(0.75毫秒),我不知道苹果都干了什么,讲出来大家都有点不信,上次讲公开课时给大家现场跑,一点爆音没有(等我公开课视频吧,无图无真相)。
总结,虽然还有一两点不满意,但 Macbook Air 是我认为目前性价比最高的 Macbook,性能可以说刚好“够用”,但很便宜(买的港行,7400包邮),希望明年可以用上8GB内存和视网膜的Air,然后剪视频!!
PS:现在全球都在模仿 Air 出“超极本”(Ultrabook),我断章取义地认为它不会成功,大家并不知道“超极”(不是“级”)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Ultra”在哪里,但大家都知道“Air”是什么意思,比起专业,世界更需要简单,从命名上它就输了(另外苹果已经拥有了 Air 的外观设计专利,请厂商吸取三星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