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 你能抵制日货/美货吗?

/ 阅读:4006
作者: 飞飞

一夜之间,“中美必有一战”的气息又弥漫了国内的互联网。

研究了一下 2012 年的“钓鱼岛砸车”事件,发现砸的主要是低端的日本车,因此小编的破福克斯感觉有危险了,赶紧上淘宝搜索爱国贴纸,推荐给福特/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道奇/JEEP 的音乐人车主:

爱国最低只需四块九。

下回记得买德国车就行...

不过对于音乐人和音乐发烧友,

我们能否摆脱日货/美货呢?

小编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下各品牌的国家,

 

——————————

专业话筒

——————————

如果你不用美国的 Shure、Manley、Samson、Audix、Earthworks、Telefunken(话筒部门现归美国)、Blue(以前是拉脱维亚,后来搬加州了),如果你不用铝带话筒(美国人喜欢铝带话筒,因此铝带话筒主要品牌 Royer、AEA、Cloud 都在美国)。

也不用日本的铁三角、SONY、ZOOM 和 Tascam 的录音笔...

那你真的还有很多选择!包括:Neumann(德)、森海塞尔(德)、Schoeps(德)、MG(德)、AKG(奥地利)、Rode(澳大利亚)、DPA(丹麦)、sE(英)...

对于初学者,国产专业话筒选择也不少:Superlux、得胜、797、ED/飞乐、爱克创...

虽说欧洲品牌只是在传统模拟设备上有优势,对于依赖数字的专业 USB/iOS 话筒,除了意大利的 IK 和 Rode,基本都是美/日品牌:铁三角、Samson、Neat、Apogee...

——————————

音频接口

——————————

上面说了,欧系厂商在模拟设备上很有优势,而音频接口是数字化程度极高的。

对于入门音频接口,美/日品牌包括:PreSonus、M-Audio、Roland、Tascam(属于 Gibson 集团)、Lexicon... 有人说英/美要一起抵制,那你还用不了 Focusrite 和 Audient... 德国 Steinberg 现已属于 YAMAHA 集团,是日本品牌。

对于高端音频接口和 DAC,日本也只能一边玩儿了,美国品牌几乎是垄断性的,涵盖了“行业标准”级别的 Avid 和 Apogee,还有 UA、MOTU、Lynx、Burl、Benchmark、Lavry、Mytek、Grace Design、Sound Devices...

美国之外的高端品牌屈指可数,包括英国 SSL 和 PrismSound、保加利亚 Antelope(自从接收了 Apogee 裁员的残部...),德国的 RME,德国另一家模拟巨头 SPL 近年才涉足音频接口,选择并不多。

 

PS:在 SPL Crimson 的拆解里,我们看到它主要用的日本 AKM 的 AD/DA 芯片、美国 TI 的运放、美国 Fairchild(仙童)的话放三极管、和美国 Atmel 的主控芯片。欧洲的半导体产业除了 ST/意法,其他在美/日产业面前的优势不大。

 

——————————

专业键盘

——————————

钢琴之于日本,就像吉他之于美国,另外 80 年代 YAMAHA、Roland 和 Dave Smith 一起制定了当时大家都不看好的 MIDI 标准,后来数字键盘就几乎是日本厂商的天下了,合成器和数码钢琴的主要品牌都来自日本:YAMAHA、Roland、Korg、Casio、Kawai...

2000 年后,MIDI 键盘带火了一批美国厂商,包括 M-Audio(国内要改名叫 Midiman) 、Alesis、Akai(现属于美国 inMusic)、Samson... 近几年模拟合成器的兴起也让 Moog、Dave Smith、ARP、Oberheim 等传统美国厂商重生。

不过作为钢琴起源地,欧洲还有不少牛逼的二线品牌,包括英国 Novation 和 ROLI、德国 NI、Waldorf 和 Access、瑞典 Nord 和 Elektron、意大利 StudioLogic、法国 Arturia ~

亚洲的 Kurzweil(韩国英昌集团)和 CME(新加坡)、MIDIPLUS(中国)也很有竞争力。专业键盘不选美/日的一线品牌,依然可以勉强干活。

 

 

——————————

录音软件

——————————

“行业标准” Pro Tools 来自美国、平民最爱的 Audition 来自美国,上升势头很旺的 Studio One 现属美国,苹果公司带火的 Garageband 和 Logic Pro 还是美国,另外 Cakewalk Sonar、Digital Performer、SAW Studio、Reaper 也来自美国。

基本上美国人垄断了 DAW 音频工作站的核心技术

德国巨头 Steinberg 之前属于美国 Pinacle 集团,后来又转卖给了乐器行业最大的厂商 YAMAHA 集团,因此 Steinberg 现在属于日本企业,SONY 旗下也有不少口碑不错的专业音频软件:ACID Pro、Sound Forge、CD Architect 等。

所以如果不选美/日工作站,你还可以选:Samplitude(德)、Ardour/Mixbus(英)、Pyramix(瑞士)、Ableton Live(德)、FL Studio(比利时)、Reason(瑞典)... 后面三者都算是电音宿主工作站。

 

——————————

监听音箱

——————————

美/日不光拥有数字技术,还拥有规模化生产。

因此入门监听基本是美/日品牌的天下,美国有 JBL、PreSonus、KRK、Samson、Mackie、M-Audio、Alesis;而日本有 YAMAHA、Tascam、Fostex、Pioneer...

地广人稀的欧洲只好被迫发挥“精工”优势。

除了 Behringer 和 ESI 等少数厂商,欧洲大多专业品牌都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高端市场。

来自英国的厂商应该是数量最多的:B&W、Tannoy、PMC、ATC、KEF、Quested、KH、Unity Audio、Munro Sonic、Trident;过来是德国品牌:EVE Audio、ADAM、Neumann(收购了爱尔兰 KH)、KS Digital、ME Geithain 等等。

其他欧洲国家也有标准级的监听,包括 Genelec(芬兰)、Focal(法)、丹拿(丹麦)、PSI(瑞士)、RCF(意)、APS(波兰)、Grimm Audio(荷兰)。

近年美国的超高端监听也在兴起,例如 Barefoot、Blueksy、Avantone、Guzauski Swist、Augspurger。(不过“老白盆”之后,行业内还没有出过一款垄断性的产品)

——————————

其他和总结

——————————

吉他市场——Fender 和 Gibson 两大巨头都来自美国,让其他国家怎么玩...

DJ 市场,刚刚收购 Rane 的美国 inMusic 集团已成为最大的 DJ 设备商,旗下品牌还有 Denon DJ、Numark 和 Akai(给 Ableton 代工 PUSH);Stanton 属于 Gibson 集团、美国还有 Gemini 和 Amerian Audio,基本上 DJ 市场也是美国人天下...

Vestax 破产后,现在的 DJ 巨头还有日本 Pioneer、英国 Allen & Heath 和 Novation、德国 NI 和 Reloop,近年进军 DJ 市场的还有日本 Casio 和德国 Behringer。

监听耳机方面,由于耳机与专业话筒的技术类似,因此能做好话筒的欧系厂商依然强势:森海、拜亚、AKG、极致、德国大师(前 MB Quart)... 而 SONY/铁三角的全封闭耳机基本垄断了“歌手耳机”的市场,以 Beats 为首的美国耳机貌似更感兴趣于民用市场。

PS:由于近年耳机数字化的加速,整体欧系耳机品牌将面临不小的冲击。

 

其他品类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最后给大家一个数据。

在 NAMM 美国乐器贸易组织去年公布的数据中,

TOP 100 的乐器/设备巨头(不算零售和分销)

美国制造商有 24 家、

日本制造商有 13 家、

中国制造商有 11 家、

注意:登记“中国”的最大制造商是德国 Behringer(可能为了避税),如果不算它,中国制造商有 10 家,分别是珠江钢琴、音王集团、星海钢琴、海伦钢琴、森鹤乐器、津宝乐器、金音乐器、吟飞科技、雨辰乐器、贝塔斯瑞。如果说美国人喜欢玩数码、欧洲人专注于模拟、中国人则比较擅长玩木头。

德国制造商有 7 家、

台湾有 3 家(KHS、Dixon、Maxtone)、

韩国有 3 家(英昌集团、Cort、Shimro)、

香港(金山工业、美得理)、法国、巴西都两家。

总之...

美国日本拥有地球上数一数二的乐器/音频厂商,

这些集团式厂商拥有业内最顶尖的几百个品牌,

要抵制它们基本相当于——抵制音乐。

我们可以向四年前的苍老师学习一下:

 

“南沙是中国的,Fender 是全人类的!”

PS:现在美/日很多企业现在都 Made in China,如果抵制,中国工厂会有大批工人下岗,相关的代理、零售商也会失业,在全球化时代,抵制某国产品相当于在抵制自己。

最好的抵制,就是做好自己,中国的品牌和半导体要是比美/日牛逼,何须抵制它们。

  • 别听风就是雨了,歇一歇吧,你的个人立场已经在评测里出现无数次了,大家都懂得。
    绝地双子 评论道
  • 我感觉大多数人是冷静的,但听到90后的同事和朋友圈少数人叫嚣开战,还是有点感到诧异。也许年轻人在夏天都会狂躁一点。
    飞飞 评论道
  • 多看些残肢断臂就不会喊打喊杀了
    peteryu 评论道
  • "抵制某国产品相当于在抵制自己。"
    Picker 评论道
  • 还好,我身边的90后没这么无脑。
    houyuzhou 评论道